著錄項信息
專利名稱 | 治療閉合性骨傷的外用藥液 |
申請?zhí)?/td> | CN201410151199.8 | 申請日期 | 2014-04-15 |
法律狀態(tài) | 授權 | 申報國家 | 中國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16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20119A |
優(yōu)先權 | 暫無 | 優(yōu)先權號 | 暫無 |
主分類號 | 暫無 | IPC分類號 | 暫無查看分類表>
|
申請人 | 王禹峰 | 申請人地址 | 山東省青島市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黃河西路429號辛安醫(yī)院
變更
專利地址、主體等相關變化,請及時變更,防止失效 |
權利人 | 王禹峰 | 當前權利人 | 王禹峰 |
發(fā)明人 | 王禹峰;張玉紅;王禹冰 |
代理機構 | 濟南舜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張紅鳳 |
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治療閉合性骨傷的外用藥液,屬于中藥領域。其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中藥原料制作而成:紅花10~20份、虎杖10~20份、牛膝10~20份、當歸10~20份、葛根10~30份、桂枝10~20份、川芎10~20份、地龍10~30份、土鱉蟲10~20份、干姜10~30份、梔子10~20份、乳香8~15份、沒藥8~15份、桃仁8~15份、續(xù)斷10~20份、骨碎補10~20份。上述諸藥經(jīng)辨證配伍,共奏活血化瘀、促進骨髓制造血小板、消腫止痛、擴張血管、骨痂愈合加速、修復骨組織的功效;本發(fā)明藥物可以顯著降低血液黏度,有利于傷口處代謝產(chǎn)物的清除及營養(yǎng)物質的供應。經(jīng)數(shù)百例臨床實踐證明,本發(fā)明外用藥液對于閉合性骨折治療效果較好,總有效率達100﹪。
1.一種治療閉合性骨傷的外用藥液,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中藥原料制作而成:紅花10~20份、虎杖10~20份、牛膝10~20份、當歸10~20份、葛根10~30份、桂枝
10~20份、川芎10~20份、地龍10~30份、土鱉蟲10~20份、干姜10~30份、梔子10~20份、乳香8~15份、沒藥8~15份、桃仁8~15份、續(xù)斷10~20份、骨碎補10~20份。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閉合性骨傷的外用藥液,其特征在于各中藥原料的重量份配比為:紅花12份、虎杖15份、牛膝15份、當歸15份、葛根20份、桂枝12份、川芎12份、地龍
20份、土鱉蟲15份、干姜20份、梔子12份、乳香10份、沒藥10份、桃仁12份、續(xù)斷15份、骨碎補
15份。
治療閉合性骨傷的外用藥液\n技術領域\n[0001] 本發(fā)明屬于中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閉合性骨傷的外用藥液。\n背景技術\n[0002] 閉合性骨折即骨的完整性和連續(xù)性中斷,其軟組織損傷較輕,骨折愈合也較快,其通常是由創(chuàng)傷和骨骼病所致,受輕微外力即發(fā)生的骨折,成為病理性骨折,以創(chuàng)傷性骨折占多數(shù)。\n[0003] 創(chuàng)傷性骨折,治療的目的除恢復骨折端本身的解剖生理位置,更主要的是恢復受傷肌體的生理功能,尤其是關節(jié)內骨折,要求在整復骨折之后盡早的功能鍛煉,盡可能地減少或避免關節(jié)纖維化僵硬、畸形愈合,這就要求在骨折端良好的復位基礎上,選擇療效好、使用方便的藥物直接局部用藥治療,縮短骨折的整個愈合過程。中醫(yī)認為“血活則瘀去,瘀去則折續(xù)”,骨折的愈合過程亦即“瘀去、新生、骨合”的過程。\n發(fā)明內容\n[0004]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治療閉合性骨傷的外用藥液,該藥液止痛、消腫快,換藥簡便,可以大大減少病人的痛苦和縮短骨折愈合時間。\n[0005] 本發(fā)明技術方案包括:\n[0006] 一種治療閉合性骨傷的外用藥液,它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中藥原料制作而成:\n紅花10~20份、虎杖10~20份、牛膝10~20份、當歸10~20份、葛根10~30份、桂枝10~20份、川芎10~20份、地龍10~30份、土鱉蟲10~20份、干姜10~30份、梔子10~20份、乳香8~\n15份、沒藥8~15份、桃仁8~15份、續(xù)斷10~20份、骨碎補10~20份。\n[0007]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個優(yōu)選方案,上述各中藥原料的重量份配比為:紅花12份、虎杖15份、牛膝15份、當歸15份、葛根20份、桂枝12份、川芎12份、地龍20份、土鱉蟲15份、干姜20份、梔子12份、乳香10份、沒藥10份、桃仁12份、續(xù)斷15份、骨碎補15份。\n[0008] 本發(fā)明的藥理及有益效果:\n[0009] 中藥紅花具有活血通絡、祛瘀止痛之功效;虎杖具有活血祛瘀、清熱解毒、散瘀定痛之功效;牛膝具有活血通經(jīng)、補肝腎、強筋骨之功效;當歸可以補血活血、具有抗缺氧、調節(jié)機體免疫功能、抑菌、抗動脈硬化的作用;葛根具有溫通經(jīng)脈、通陽化氣、解肌退熱、生津、透疹、升陽止瀉之功效;桂枝具有溫通血脈、溫陽化氣之功效,能使皮膚血管擴張、調整血液循環(huán)、使血液流向表體有利于散熱排汗;川芎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之功效,既能活血化瘀,又能行氣止痛,為“血中之氣藥”,具通達氣血功效;地龍具有通經(jīng)絡、引藥歸經(jīng)清熱息風、利尿通淋、活血化瘀之功效;土鱉蟲具有破血逐瘀、續(xù)筋接骨、通絡、理傷以及消腫止痛之功效;干姜具有溫中回陽、通脈、溫中散寒、燥濕消痰之功效;梔子具有涼血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乳香具有調氣活血、定痛的功效;沒藥具有活血行氣、消腫生機之功效;桃仁具有活血祛瘀、潤腸通便之功效;續(xù)斷具有補肝腎、行血脈、續(xù)筋骨之功效;骨碎補具有補腎活血、續(xù)傷止痛之功效。上述諸藥經(jīng)辯證配伍,共奏活血化瘀、促進骨髓制造血小板、消腫止痛、擴張血管、骨痂愈合加速、修復骨組織的功效;本發(fā)明藥物可以顯著降低血液黏度,有利于傷口處代謝產(chǎn)物的清除及營養(yǎng)物質的供應;增強免疫力和抗感染能力。經(jīng)數(shù)百例臨床實踐證明,本發(fā)明外用藥液對于閉合性骨折治療效果較好,總有效率達100﹪。\n[0010] 本發(fā)明外用藥的使用方法:按照上述重量份數(shù)分別稱量16種中藥原料,將稱量好的16種中藥原料混合均勻,合并后加水浸泡1小時,然后煎煮2小時,過濾,得濾液一與藥渣;\n[0011] 將上述所得藥渣再加水煎煮1小時,過濾,得濾液二與藥渣;將濾液一與濾液二合并,靜置,再次過濾,得濾液三;濾液三即為藥液,首先利用藥液之熱蒸汽薰洗患處,然后待藥液溫度適宜時,用毛巾沾藥液洗之或敷在患處,每天2次,每次薰洗20—30分鐘,熏洗完成后再沾藥液敷在患處。若遇移位骨折的,先行復位、后敷藥,包扎,并可輔以夾板外固定,每\n12小時換藥一次。\n[0012] 臨床資料\n[0013] 1、病例選擇:隨機選擇120例閉合性骨傷門診就診者,男72例,女48例,年齡最小的\n13歲,年齡最大的62歲;\n[0014] 2、臨床主癥:(1)有間接和直接暴力創(chuàng)傷史;(2)局部有疼痛、壓痛、腫脹和關節(jié)功能障礙;(3)x光檢查有骨折和脫位;\n[0015] 3、治療方法:外用,涂敷于傷處,用繃帶包扎,每48小時換藥一次;\n[0016] 4、注意事項:飲食上忌辛辣、生冷、油膩食物;孕婦應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破皮處和皮膚病處不能外敷;\n[0017] 5、療效判斷標準(:以涂敷7天為一個療程)\n[0018] 治愈:X光檢查癥狀全部消失;\n[0019] 顯效:X光檢查癥狀基本消失;\n[0020] 有效:X光檢查癥狀減輕;\n[0021] 無效:癥狀在治療前后無變化。\n[0022] 6、治療效果\n[0023] 如表1所示,采用本發(fā)明藥物治療4個療程,治愈95例,顯效14例,有效11例,無效0例,總有效率100%。\n[0024] 表1\n[0025]\n患者 例數(shù) 治愈/例 顯效/例 有效/例 無效/例 總有效例\n女性 48 35 10 3 0 48\n男性 72 60 4 8 0 72\n總計 120 95 14 11 0 120\n[0026] 7、典型病例\n[0027] 病例一、\n[0028] 陳女士,36歲,教師,2011年6月就診。主訴:三年前右腳習慣性扭傷。X光檢查:診斷為閉合性骨傷。治療:首先利用藥液之熱蒸汽薰洗患處,然后待藥液溫度適宜時,用毛巾沾藥液洗之或敷在患處,每天2次,每次薰洗20—30分鐘,熏洗完成后再沾藥液敷在患處。以7天為一個療程,在熏洗涂敷三個療程之后,患者痊愈,療效判定:痊愈。兩年來也未再發(fā)生過右腳扭傷。\n[0029] 病例二、\n[0030] 宋先生,43歲,農民,2012年3月就診。主訴:因外傷造成右手橈骨下段骨折,右上肢腫痛。X光檢查:診斷為閉合性骨傷。治療:敷用本藥三個療程后,右上肢腫痛消失,四周后X光顯示連續(xù)骨痂形成,五周后,痊愈。\n[0031] 病例三、\n[0032] 王先生,60歲,退休人員,2011年7月就診。主訴:腰部腫痛,不能站立。X光檢查:診斷為腰部閉合性骨折,治療:利用藥液之熱蒸汽薰洗患處,然后待藥液溫度適宜時,用毛巾沾藥液洗之或敷在患處,每天2次,每次薰洗20—30分鐘,熏洗完成后再沾藥液敷在患處。以\n7天為一個療程,在熏洗涂敷四個療程之后,患者痊愈,療效判定:痊愈。\n具體實施方式\n[0033] 實施例1:\n[0034] 分別稱取紅花10g、虎杖10g、牛膝20g、當歸10g、葛根30g、桂枝10g、川芎10g、地龍\n30g、土鱉蟲10g、干姜10g、梔子20g、乳香8g、沒藥8g、桃仁15g、續(xù)斷10g和骨碎補10g,將上述\n16味藥混合后加水浸泡1小時,加水量以沒過藥面為宜,然后倒入加熱容器內煎煮2小時,過濾,得濾液一與藥渣;將所得藥渣再加水煎煮1小時,過濾,得濾液二與藥渣;將濾液一與濾液二合并,靜置,再次過濾,得濾液三;濾液三即為藥液。\n[0035] 上述藥液的使用方法:首先利用藥液之熱蒸汽薰洗患處,然后待藥液溫度適宜時,用毛巾沾藥液洗之或敷在患處,每天2次,每次薰洗20—30分鐘,熏洗完成后再沾藥液敷在患處。若遇移位骨折的,先行復位、后敷藥,包扎,并可輔以夾板外固定,每12小時換藥一次。\n[0036] 實施例2:\n[0037] 分別稱取紅花20g、虎杖10g、牛膝10g、當歸10g、葛根10g、桂枝20g、川芎20g、地龍\n30g、土鱉蟲20g、干姜30g、梔子20g、乳香15g、沒藥15g、桃仁8g、續(xù)斷20g和骨碎補10g,將上述16味藥混合后加水浸泡1小時,加水量以沒過藥面為宜,然后倒入加熱容器內煎煮2小時,過濾,得濾液一與藥渣;將所得藥渣再加水煎煮1小時,過濾,得濾液二與藥渣;將濾液一與濾液二合并,靜置,再次過濾,得濾液三;濾液三即為藥液。\n[0038] 使用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n[0039] 實施例3:\n[0040] 分別稱取紅花12g、虎杖15g、牛膝15g、當歸15g、葛根20g、桂枝12g、川芎12g、地龍\n20g、土鱉蟲15g、干姜20g、梔子12g、乳香10g、沒藥10g、桃仁12g、續(xù)斷15g和骨碎補15g,將上述16味藥混合后加水浸泡1小時,加水量以沒過藥面為宜,然后倒入加熱容器內煎煮2小時,過濾,得濾液一與藥渣;將所得藥渣再加水煎煮1小時,過濾,得濾液二與藥渣;將濾液一與濾液二合并,靜置,再次過濾,得濾液三;濾液三即為藥液。\n[0041] 實施例4:\n[0042] 分別稱取紅花20g、虎杖15g、牛膝15g、當歸15g、葛根30g、桂枝10g、川芎12g、地龍\n20g、土鱉蟲15g、干姜20g、梔子20g、乳香10g、沒藥10g、桃仁12g、續(xù)斷15g和骨碎補15g,將上述16味藥混合后加水浸泡1小時,加水量以沒過藥面為宜,然后倒入加熱容器內煎煮2小時,過濾,得濾液一與藥渣;將所得藥渣再加水煎煮1小時,過濾,得濾液二與藥渣;將濾液一與濾液二合并,靜置,再次過濾,得濾液三;濾液三即為藥液。
法律信息
- 2016-06-01
- 2014-08-13
實質審查的生效
IPC(主分類): A61K 36/9068
專利申請?zhí)? 201410151199.8
申請日: 2014.04.15
- 2014-07-16
引用專利(該專利引用了哪些專利)
序號 | 公開(公告)號 | 公開(公告)日 | 申請日 | 專利名稱 | 申請人 |
1
| |
2014-02-12
|
2012-07-20
| | |
2
| |
2010-05-12
|
2009-11-05
| | |
被引用專利(該專利被哪些專利引用)
序號 | 公開(公告)號 | 公開(公告)日 | 申請日 | 專利名稱 | 申請人 | 該專利沒有被任何外部專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