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錄項信息
專利名稱 | 起重機用欄桿 |
申請?zhí)?/td> | CN202220915030.5 | 申請日期 | 2022-04-20 |
法律狀態(tài) | 授權 | 申報國家 | 中國 |
公開/公告日 | | 公開/公告號 | |
優(yōu)先權 | 暫無 | 優(yōu)先權號 | 暫無 |
主分類號 | B66C13/00 | IPC分類號 | B;6;6;C;1;3;/;0;0;;;B;6;6;C;1;5;/;0;0查看分類表>
|
申請人 |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申請人地址 | 山西省太原市萬柏林玉河街53號
變更
專利地址、主體等相關變化,請及時變更,防止失效 |
權利人 |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當前權利人 |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發(fā)明人 | 王凌云;劉獻峰;姜朋飛;申本超;董志偉;郅有勇 |
代理機構 | 北京奧文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張文 |
摘要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起重機用欄桿,該起重機用欄桿包括扶手,扶手沿長度方向與多個立柱的頂部連接;橫桿,橫桿包括多個,橫桿沿長度方向與多個立柱連接,多個橫桿沿立柱的長度方向間隔分布;立柱,立柱包括多個,立柱的底部安裝有連接板;連接板,連接板用于通過焊接方式與起重機連接。本實用新型的起重機用欄桿通過在立柱上安裝連接板,利用連接板以焊接方式連接起重機來實現(xiàn)欄桿和起重機的連接,能夠在起重機走臺內(nèi)完成欄桿與起重機走臺的連接,避免高空作業(yè)隱患,并顯著提高欄桿的預裝效率。
1.一種起重機用欄桿,其特征在于,包括:
扶手,所述扶手沿長度方向與多個立柱的頂部連接;
橫桿,所述橫桿包括多個,所述橫桿沿長度方向與多個所述立柱連接,多個所述橫桿沿所述立柱的長度方向間隔分布;
所述立柱,所述立柱包括多個,所述立柱的底部安裝有連接板;
所述連接板,所述連接板用于通過焊接方式與起重機連接。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機用欄桿,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包括:
第一鋼管,所述第一鋼管包括多個,相鄰的兩個所述第一鋼管的端部與第一連接管的兩個端部連接;
所述第一連接管,所述第一連接管包括第一連接直管和第一連接彎管,所述第一連接直管和所述第一連接彎管用于連接多個所述第一鋼管。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起重機用欄桿,其特征在于,所述橫桿包括:
第二鋼管,所述第二鋼管包括多個,相鄰的兩個所述第二鋼管的端部與第二連接管的兩個端部連接;
所述第二連接管,所述第二連接管包括第二連接直管和第二連接彎管,所述第二連接直管和所述第二連接彎管用于連接多個所述第二鋼管。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起重機用欄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鋼管和所述第二鋼管的長度均為6m。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起重機用欄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鋼管的外徑為42.3mm,壁厚為3.5mm,所述第一連接直管的外徑為34mm,壁厚為3.2mm,所述第一連接彎管的外徑為
34mm,壁厚為3.2mm。
6.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起重機用欄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鋼管的外徑為26.9mm,壁厚為2.8mm,所述第二連接直管的外徑為20mm,壁厚為3mm,所述第二連接彎管的外徑為
20mm,壁厚為3mm。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機用欄桿,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包括角鋼,所述角鋼的長度為1.05m?1.2m,邊寬均為50mm,邊厚為5mm。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機用欄桿,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板通過螺栓連接方式安裝在所述立柱的底部。
9.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機用欄桿,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板通過單面施焊方式與起重機走臺連接。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機用欄桿,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的起始端和所述橫桿的起始端與最靠近的所述立柱的側端距離均為50mm。
起重機用欄桿\n技術領域\n[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起重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起重機用欄桿。\n背景技術\n[0002] 起重機用欄桿是用于起重機走臺的一種防護保護機構,當工作人員在起重機設備上進行高空作業(yè)時,利用安裝在起重機走臺邊緣處的欄桿能夠?qū)ぷ魅藛T進行防護,以避免工作人員從起重機走臺跌落。\n[0003] 傳統(tǒng)的起重機用欄桿主要以角鋼立柱欄桿型式為主,包括扶手、橫桿、立柱和連接銷,多個橫桿沿多個立柱的長度方向與多個立柱固定連接,多個立柱的頂部安裝扶手,底部通過螺栓連接方式直接與起重機走臺圍板連接,橫桿和扶手由多個鋼管通過連接銷連接形成。\n[0004] 然而,由于欄桿采用螺栓連接方式與走臺連接,欄桿在出廠前均需要與對應的走臺進行預裝,包括進行配欄桿,定位點焊,高空配鉆打孔,把螺栓、清磨焊疤等預裝工序。由于預裝工序均在走臺外側完成,而走臺往往離地面高達3?5m,導致預裝作業(yè)存在極大的高空作業(yè)安全隱患。并且,傳統(tǒng)的起重機用欄桿的扶手結構尺寸、橫桿結構尺寸、橫桿間距、立柱高度、立柱間距等結構型式較為多樣,在制造起重機用欄桿時沒有統(tǒng)一標準,導致相應的制造周期較長和制造成本較高。\n實用新型內(nèi)容\n[0005] 為解決上述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部分或全部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起重機用欄桿。\n[0006]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n[0007] 提供了一種起重機用欄桿,所述起重機用欄桿包括:\n[0008] 扶手,所述扶手沿長度方向與多個立柱的頂部連接;\n[0009] 橫桿,所述橫桿包括多個,所述橫桿沿長度方向與多個所述立柱連接,多個所述橫桿沿所述立柱的長度方向間隔分布;\n[0010] 所述立柱,所述立柱包括多個,所述立柱的底部安裝有連接板;\n[0011] 所述連接板,所述連接板用于通過焊接方式與起重機連接。\n[0012] 在一些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扶手包括:\n[0013] 第一鋼管,所述第一鋼管包括多個,相鄰的兩個所述第一鋼管的端部與第一連接管的兩個端部連接;\n[0014] 所述第一連接管,所述第一連接管包括第一連接直管和第一連接彎管,所述第一連接直管和所述第一連接彎管用于連接多個所述第一鋼管。\n[0015] 在一些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橫桿包括:\n[0016] 第二鋼管,所述第二鋼管包括多個,相鄰的兩個所述第二鋼管的端部與第二連接管的兩個端部連接;\n[0017] 所述第二連接管,所述第二連接管包括第二連接直管和第二連接彎管,所述第二連接直管和所述第二連接彎管用于連接多個所述第二鋼管。\n[0018] 在一些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第一鋼管和所述第二鋼管的長度均為6m。\n[0019] 在一些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第一鋼管的外徑為42.3mm,壁厚為3.5mm,所述第一連接直管的外徑為34mm,壁厚為3.2mm,所述第一連接彎管的外徑為34mm,壁厚為3.2mm。\n[0020] 在一些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第二鋼管的外徑為26.9mm,壁厚為2.8mm,所述第二連接直管的外徑為20mm,壁厚為3mm,所述第二連接彎管的外徑為20mm,壁厚為3mm。\n[0021] 在一些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立柱包括角鋼,所述角鋼的長度為1.05m?1.2m,邊寬均為50mm,邊厚為5mm。\n[0022] 在一些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連接板通過螺栓連接方式安裝在所述立柱的底部。\n[0023] 在一些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連接板通過單面施焊方式與起重機走臺連接。\n[0024] 在一些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扶手的起始端和所述橫桿的起始端與最靠近的所述立柱的側端距離均為50mm。\n[0025]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主要優(yōu)點如下:\n[0026] 本實用新型的起重機用欄桿通過在立柱上安裝連接板,利用連接板以焊接方式連接起重機來實現(xiàn)欄桿和起重機的連接,能夠在起重機走臺內(nèi)完成欄桿與起重機走臺的連接,避免高空作業(yè)隱患,并顯著提高欄桿的預裝效率。\n附圖說明\n[0027]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n[0028]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起重機用欄桿的結構示意圖;\n[0029] 圖2為圖1的I區(qū)域的放大視圖;\n[0030] 圖3為圖1的II區(qū)域的放大視圖;\n[0031]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一種第一連接直管的結構示意圖;\n[0032]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一種第一連接彎管的結構示意圖;\n[0033] 圖6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一種第二連接直管的結構示意圖;\n[0034] 圖7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一種第二連接彎管的結構示意圖;\n[0035] 圖8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一種連接板的結構示意圖。\n[0036] 附圖標記:\n[0037] 1?扶手,11?第一鋼管,12?第一連接管,2?橫桿,21?第二鋼管,22?第二連接管,3?立柱,4?連接板,5?起重機走臺。\n具體實施方式\n[0038]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及相應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n[0039]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n[0040] 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起重機用欄桿,該起重機用欄桿包括:\n[0041] 扶手1,扶手1沿長度方向與多個立柱3的頂部連接;\n[0042] 橫桿2,橫桿2包括多個,橫桿2沿長度方向與多個立柱3連接,多個橫桿2沿立柱3的長度方向間隔分布;\n[0043] 立柱3,立柱3包括多個,立柱3的底部安裝有連接板4;\n[0044] 連接板4,連接板4用于通過焊接方式與起重機連接。\n[0045] 具體地,該起重機用欄桿在使用時,直接將立柱3上安裝的連接板4焊接到起重機走臺5的圍板內(nèi)側,從而實現(xiàn)該起重機用欄桿與起重機走臺5的連接。\n[0046] 可見,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提供的起重機用欄桿通過在立柱3上安裝連接板4,利用連接板4以焊接方式連接起重機來實現(xiàn)欄桿和起重機的連接,能夠在起重機走臺5內(nèi)完成欄桿與起重機走臺5的連接,避免高空作業(yè)隱患,并顯著提高欄桿的預裝效率。\n[0047] 進一步地,參見圖1?2,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該扶手1包括:\n[0048] 第一鋼管11,第一鋼管11包括多個,相鄰的兩個第一鋼管11的端部與第一連接管\n12的兩個端部連接;\n[0049] 第一連接管12,第一連接管12包括第一連接直管和第一連接彎管,第一連接直管和第一連接彎管用于連接多個第一鋼管11。\n[0050] 通過使用第一連接直管和第一連接彎管連接多個第一鋼管11,能夠避免進行扶手\n1的彎曲成型,降低扶手1的生產(chǎn)成本,提高扶手1的生產(chǎn)效率。\n[0051] 可選的,第一連接直管和第一連接彎管通過焊接方式與第一鋼管11連接。\n[0052] 通過采用焊接方式連接第一連接管12和第一鋼管11,能夠提高扶手1的連接強度和結構強度。\n[0053] 其中,為了方便第一連接直管與第一鋼管11的焊接,以及第一連接彎管與第一鋼管11的焊接,第一連接直管和第一連接彎管的外徑均小于第一鋼管11的內(nèi)徑。如此,在進行第一連接直管或第一連接彎管與第一鋼管11的連接時,可以將第一連接直管或第一連接彎管的一端插入相鄰的兩個第一鋼管11中一個的端部,將第一連接直管或第一連接彎管的另一端插入相鄰的兩個第一鋼管11中另一個的端部,而后進行第一連接直管或第一連接彎管與第一鋼管11的焊接。\n[0054] 進一步地,參見圖1和圖3,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該橫桿2包括:\n[0055] 第二鋼管21,第二鋼管21包括多個,相鄰的兩個第二鋼管21的端部與第二連接管\n22的兩個端部連接;\n[0056] 第二連接管22,第二連接管22包括第二連接直管和第二連接彎管,第二連接直管和第二連接彎管用于連接多個第二鋼管21。\n[0057] 通過使用第二連接直管和第二連接彎管連接多個第二鋼管21,能夠避免進行橫桿\n2的彎曲成型,降低橫桿2的生產(chǎn)成本,提高橫桿2的生產(chǎn)效率。\n[0058] 可選的,第二連接直管和第二連接彎管通過焊接方式與第二鋼管21連接。\n[0059] 通過采用焊接方式連接第二連接管22和第二鋼管21,能夠提高橫桿2的連接強度和結構強度。\n[0060] 其中,為了方便第二連接直管與第二鋼管21的焊接,以及第二連接彎管與第二鋼管21的焊接,第二連接直管和第二連接彎管的外徑均小于第二鋼管21的內(nèi)徑。如此,在進行第二連接直管或第二連接彎管與第二鋼管21的連接時,可以將第二連接直管或第二連接彎管的一端插入相鄰的兩個第二鋼管21中一個的端部,將第二連接直管或第二連接彎管的另一端插入相鄰的兩個第二鋼管21中另一個的端部,而后進行第二連接直管或第二連接彎管與第二鋼管21的焊接。\n[0061]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第一鋼管11和第二鋼管21的長度可以根據(jù)現(xiàn)有鋼管的標準長度確定。例如,現(xiàn)有鋼管的標準長度為6m,則第一鋼管11和第二鋼管21的長度均為6m。\n[0062] 通過將第一鋼管11和第二鋼管21的長度設置為現(xiàn)有鋼管的標準長度,在制作扶手\n1和橫桿2時,能夠減少扶手1和橫桿2的二次加工,進一步降低扶手1和橫桿2的生產(chǎn)成本,提高扶手1和橫桿2的生產(chǎn)效率。\n[0063] 可選的,參見圖4?5,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第一鋼管11的外徑為42.3mm,壁厚為\n3.5mm,第一連接直管的外徑為34mm,壁厚為3.2mm,第一連接彎管的外徑為34mm,壁厚為\n3.2mm。\n[0064] 其中,第一連接彎管的彎曲半徑和彎曲角度可以根據(jù)所需扶手1的實際結構進行確定。例如彎曲半徑為120mm,彎曲角度為90°。\n[0065] 可選的,參見圖6?7,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第二鋼管21的外徑為26.9mm,壁厚為\n2.8mm,第二連接直管的外徑為20mm,壁厚為3mm,第二連接彎管的外徑為20mm,壁厚為3mm。\n[0066] 其中,第二連接彎管的彎曲半徑和彎曲角度可以根據(jù)所需橫桿2的實際結構進行確定。例如彎曲半徑為120mm,彎曲角度為90°。\n[0067]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立柱3包括角鋼。其中,角鋼的尺寸規(guī)格可以根據(jù)現(xiàn)有角鋼的標準尺寸規(guī)格進行設置。例如現(xiàn)有角鋼的標準長度為6m,則所使用的角鋼的長度設置為1.05m?1.2m。\n[0068] 如此,根據(jù)設置的角鋼的長度,可以將一個標準角鋼加工成長度均為設置長度的多段,得到的每段均可以作為一個立柱3,能夠提高材料的利用率。\n[0069] 可選的,為了保證立柱3的結構強度,角鋼的邊寬可以均為50mm,邊厚為5mm。\n[0070]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為了保證該起重機欄桿的剛性和直線度,扶手\n1的起始端和橫桿2的起始端與最靠近的立柱3的側端距離均為50mm。\n[0071]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連接板4通過螺栓連接方式安裝在立柱3的底部。\n[0072] 參見圖8,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連接板4可以為鋼板,鋼板上開設有兩個螺栓孔。相對應地,為了實現(xiàn)立柱3與連接板4的連接,立柱3上也開設有與鋼板上的螺栓孔相適配的兩個螺栓孔。\n[0073] 其中,鋼板的尺寸規(guī)格可以根據(jù)立柱3的尺寸規(guī)格、以及連接強度要求等參數(shù)具體設置。例如,當立柱的邊寬為為50mm,邊厚為5mm時,鋼板的長度可以為130mm,寬度為60mm,厚度為8mm。\n[0074]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連接板4通過單面施焊方式與起重機走臺5連接。\n[0075] 通過單面施焊方式進行連接板4與起重機走臺5的連接,能夠在起重機走臺5內(nèi)完成欄桿與起重機走臺5的連接,提高欄桿與起重機走臺5的連接效率、連接操作安全性和便利性,同時連接板4還能夠作為起重機走臺5的加強筋板以進一步地提高起重機走臺5的結構強度。\n[0076]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類的關系術語僅僅用來將一個實體或者操作與另一個實體或操作區(qū)分開來,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這些實體或操作之間存在任何這種實際的關系或者順序。而且,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此外,本文中“前”、“后”、“左”、“右”、“上”、“下”均以附圖中表示的放置狀態(tài)為參照。\n[0077]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n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n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zhì)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
引用專利(該專利引用了哪些專利)
序號 | 公開(公告)號 | 公開(公告)日 | 申請日 | 專利名稱 | 申請人 | 該專利沒有引用任何外部專利數(shù)據(jù)! |
被引用專利(該專利被哪些專利引用)
序號 | 公開(公告)號 | 公開(公告)日 | 申請日 | 專利名稱 | 申請人 | 該專利沒有被任何外部專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