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錄項信息
專利名稱 | 一種安裝方便輸灰管的氣力輸灰結構 |
申請?zhí)?/td> | CN202221631397.0 | 申請日期 | 2022-06-27 |
法律狀態(tài) | 授權 | 申報國家 | 中國 |
公開/公告日 | | 公開/公告號 | |
優(yōu)先權 | 暫無 | 優(yōu)先權號 | 暫無 |
主分類號 | B65G53/34 | IPC分類號 | B;6;5;G;5;3;/;3;4;;;B;6;5;G;5;3;/;5;2查看分類表>
|
申請人 | 江蘇寅勝環(huán)保能源工程有限公司 | 申請人地址 |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qū)雪堰鎮(zhèn)華福路10號
變更
專利地址、主體等相關變化,請及時變更,防止失效 |
權利人 | 江蘇寅勝環(huán)保能源工程有限公司 | 當前權利人 | 江蘇寅勝環(huán)保能源工程有限公司 |
發(fā)明人 | 劉曉霞;浦東山;朱羽濤;貝宏江 |
代理機構 | 無錫睿升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肖晨 |
摘要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安裝方便輸灰管的氣力輸灰結構,包括倉泵主體和輸灰管主體,所述倉泵主體的一側開設有出灰口,出灰口的內(nèi)部固定連接有出灰管,所述出灰管的圓周外壁固定連接有滑軌,滑軌的外部活動連接有轉動環(huán),且轉動環(huán)的圓周內(nèi)壁分別與出灰管和輸灰管主體的圓周外壁相接觸,所述出灰管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多個頂塊,所述出灰管的圓周內(nèi)壁開設有多個L型槽。本實用新型不僅能夠通過轉動環(huán)實現(xiàn)輸灰管主體與出灰管之間的快速連接,提高了裝置的安裝效果,而且能夠通過定位銷避免轉動環(huán)轉動,提高了裝置的固定效果,還能夠通過密封圈使輸灰管主體與出灰管之間形成密閉通路,提高了裝置的密封效果。
1.一種安裝方便輸灰管的氣力輸灰結構,包括倉泵主體(1)和輸灰管主體(6),所述倉泵主體(1)的一側開設有出灰口,出灰口的內(nèi)部固定連接有出灰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灰管(2)的圓周外壁固定連接有滑軌(8),滑軌(8)的外部活動連接有轉動環(huán)(3),且轉動環(huán)(3)的圓周內(nèi)壁分別與出灰管(2)和輸灰管主體(6)的圓周外壁相接觸,所述出灰管(2)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多個頂塊(10),所述出灰管(2)的圓周內(nèi)壁開設有多個L型槽(11),所述輸灰管主體(6)的一端開設有多個插槽(12),且插槽(12)與頂塊(10)滑動連接,所述插槽(12)的一側固定連接有第一拉簧(17),第一拉簧(17)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滑架(13),且滑架(13)的一端穿過輸灰管主體(6),且滑架(13)與L型槽(11)滑動連接。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安裝方便輸灰管的氣力輸灰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輸灰管主體(6)的圓周外壁固定連接有固定環(huán)(5),固定環(huán)(5)的內(nèi)部活動連接有多個定位銷(14),且定位銷(14)的一端穿過固定環(huán)(5),所述定位銷(14)的外部套接有第二拉簧(19),且第二拉簧(19)分別與定位銷(14)和固定環(huán)(5)相固定,所述轉動環(huán)(3)的一端開設有多個定位槽(16),且定位槽(16)與定位銷(14)滑動連接。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安裝方便輸灰管的氣力輸灰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環(huán)(5)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密封圈(4)。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安裝方便輸灰管的氣力輸灰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動環(huán)(3)的圓周外壁開設有多個防滑紋(9),且防滑紋(9)均勻分布。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安裝方便輸灰管的氣力輸灰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頂塊(10)的一側開設有避位槽(15),且避位槽(15)與第一拉簧(17)左右對齊。
6.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安裝方便輸灰管的氣力輸灰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銷(14)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拉環(huán)(18)。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安裝方便輸灰管的氣力輸灰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輸灰管主體(6)的底端設置有支撐架(7)。
一種安裝方便輸灰管的氣力輸灰結構\n技術領域\n[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氣力輸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安裝方便輸灰管的氣力輸灰結\n構。\n背景技術\n[0002] 氣力輸灰又稱氣流輸送,是利用氣流的能量,在密閉管道內(nèi)沿氣流方向輸送顆粒\n狀物料,是流態(tài)化技術的一種具體應用,其系統(tǒng)包括給料裝置,供氣裝置,管道和料器分離器等部分,各部分之間通常采用螺栓固定的方式進行組合,然后實現(xiàn)氣力輸灰的目的。\n[0003] 目前在氣力輸灰系統(tǒng)中,其中倉泵主體的出灰管和輸灰管主體之間的安裝連接通\n常采用螺栓連接固定,需要人工手動擰緊螺栓,工作過程繁瑣,增加工人工作量,造成安裝過程緩慢,降低安裝效率,因此,提出一種安裝方便輸灰管的氣力輸灰結構顯得非常必要。\n實用新型內(nèi)容\n[0004]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安裝方便輸\n灰管的氣力輸灰結構。\n[0005]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n[0006] 一種安裝方便輸灰管的氣力輸灰結構,包括倉泵主體和輸灰管主體,所述倉泵主\n體的一側開設有出灰口,出灰口的內(nèi)部固定連接有出灰管,所述出灰管的圓周外壁固定連\n接有滑軌,滑軌的外部活動連接有轉動環(huán),且轉動環(huán)的圓周內(nèi)壁分別與出灰管和輸灰管主\n體的圓周外壁相接觸,所述出灰管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多個頂塊,所述出灰管的圓周內(nèi)壁開\n設有多個L型槽,所述輸灰管主體的一端開設有多個插槽,且插槽與頂塊滑動連接,所述插槽的一側固定連接有第一拉簧,第一拉簧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滑架,且滑架的一端穿過輸灰\n管主體,且滑架與L型槽滑動連接。\n[0007]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輸灰管主體的圓周外壁固定連接有固定\n環(huán),固定環(huán)的內(nèi)部活動連接有多個定位銷,且定位銷的一端穿過固定環(huán),所述定位銷的外部套接有第二拉簧,且第二拉簧分別與定位銷和固定環(huán)相固定,所述轉動環(huán)的一端開設有多\n個定位槽,且定位槽與定位銷滑動連接。\n[0008]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環(huán)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密封圈。\n[0009]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轉動環(huán)的圓周外壁開設有多個防滑紋,且\n防滑紋均勻分布。\n[0010]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頂塊的一側開設有避位槽,且避位槽與第\n一拉簧左右對齊。\n[0011]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銷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拉環(huán)。\n[0012]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n[0013] 1.通過在出灰管上安裝轉動環(huán)的設置,當需要安裝輸灰管主體時,首先操作人員\n轉動輸灰管主體使頂塊與插槽相對齊,然后手動推動輸灰管主體向一側移動,當頂塊沿著\n插槽移動到合適位置時,頂塊的傾斜面擠壓滑架,從而使滑架伸出到L型槽內(nèi),此時第一拉簧受力變形,接著繼續(xù)推動輸灰管主體移動到合適位置時,輸灰管主體與出灰管相接觸,從而使輸灰管主體與出灰管形成密閉連接,然后操作人員向一側轉動轉動環(huán),轉動環(huán)沿著滑\n軌在出灰管上轉動,從而使滑架卡接到L型槽內(nèi)部,進而使輸灰管主體與出灰管卡接固定,實現(xiàn)輸灰管主體與出灰管之間的快速連接,提高了裝置的安裝效果。\n[0014] 2.通過在固定環(huán)上安裝定位銷的設置,當推動輸灰管主體向一側移動到合適位置\n時,轉動環(huán)與定位銷相接觸,接著輸灰管主體繼續(xù)移動,此時轉動環(huán)對定位銷進行擠壓,從而使定位銷向一側移動,此時第二拉簧受力變形,當輸灰管主體與出灰管相接觸時,轉動轉動環(huán)到合適位置時,定位槽與定位銷對齊,此時第二拉簧在拉力作用下回彈復位,從而使定位銷移動到定位槽內(nèi)部,進而使定位銷對轉動環(huán)進行定位,避免轉動環(huán)出現(xiàn)轉動使輸灰管\n主體與出灰管發(fā)生松動,提高了裝置的固定效果。\n[0015] 3.通過在固定環(huán)上安裝密封圈的設置,密封圈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從而使轉動環(huán)\n與固定環(huán)之間的連接更加緊密,進而使輸灰管主體與出灰管之間形成密閉通路,提高了裝\n置的密封效果。\n[0016] 4.通過在頂塊上安裝避位槽的設置,當頂塊擠壓滑架時,避位槽可以避開第一拉\n簧,從而使頂塊在移動時不受第一拉簧的限制,提高了裝置穩(wěn)定的效果。\n附圖說明\n[0017]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安裝方便輸灰管的氣力輸灰結構的立體結構示意\n圖;\n[0018]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安裝方便輸灰管的氣力輸灰結構的轉動環(huán)剖視結構\n示意圖;\n[0019] 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安裝方便輸灰管的氣力輸灰結構的出灰管剖視結構\n示意圖;\n[0020] 圖4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安裝方便輸灰管的氣力輸灰結構的A部放大結構示\n意圖。\n[0021] 圖中:1、倉泵主體;2、出灰管;3、轉動環(huán);4、密封圈;5、固定環(huán);6、輸灰管主體;7、支撐架;8、滑軌;9、防滑紋;10、頂塊;11、L型槽;12、插槽;13、滑架;14、定位銷;15、避位槽;16、定位槽;17、第一拉簧;18、拉環(huán);19、第二拉簧。\n具體實施方式\n[0022]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n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n[0023] 參照圖1?圖4,一種安裝方便輸灰管的氣力輸灰結構,包括倉泵主體1和輸灰管主\n體6,倉泵主體1的一側開設有出灰口,出灰口的內(nèi)部焊接有出灰管2,出灰管2的圓周外壁焊接有滑軌8,滑軌8的外部滑動連接有轉動環(huán)3,且轉動環(huán)3的圓周內(nèi)壁分別與出灰管2和輸灰管主體6的圓周外壁相接觸,出灰管2的一端焊接有多個頂塊10,出灰管2的圓周內(nèi)壁開設有多個L型槽11,輸灰管主體6的一端開設有多個插槽12,且插槽12與頂塊10滑動連接,插槽12的一側焊接有第一拉簧17,第一拉簧17的一端焊接有滑架13,且滑架13的一端穿過輸灰管\n主體6,且滑架13與L型槽11滑動連接,首先操作人員轉動輸灰管主體6使頂塊10與插槽12相對齊,然后手動推動輸灰管主體6向一側移動,當頂塊10沿著插槽12移動到合適位置時,頂塊10的傾斜面擠壓滑架13,從而使滑架13伸出到L型槽11內(nèi),此時第一拉簧17受力變形,接著繼續(xù)推動輸灰管主體6移動到合適位置時,輸灰管主體6與出灰管2相接觸,從而使輸灰管主體6與出灰管2形成密閉連接,然后操作人員向一側轉動轉動環(huán)3,轉動環(huán)3沿著滑軌8在出灰管2上轉動,從而使滑架13卡接到L型槽11內(nèi)部,進而使輸灰管主體6與出灰管2卡接固定,實現(xiàn)輸灰管主體6與出灰管2之間的快速連接。\n[0024] 本實用新型,需要說明的是,輸灰管主體6的圓周外壁焊接有固定環(huán)5,固定環(huán)5的\n內(nèi)部滑動連接有多個定位銷14,且定位銷14的一端穿過固定環(huán)5,定位銷14的外部套接有第二拉簧19,且第二拉簧19分別與定位銷14和固定環(huán)5相固定,轉動環(huán)3的一端開設有多個定\n位槽16,且定位槽16與定位銷14滑動連接,當推動輸灰管主體6向一側移動到合適位置時,轉動環(huán)3與定位銷14相接觸,接著輸灰管主體6繼續(xù)移動,此時轉動環(huán)3對定位銷14進行擠\n壓,從而使定位銷14向一側移動,此時第二拉簧19受力變形,當輸灰管主體6與出灰管2相接觸時,轉動轉動環(huán)3到合適位置時,定位槽16與定位銷14對齊,此時第二拉簧19在拉力作用下回彈復位,從而使定位銷14移動到定位槽16內(nèi)部,進而使定位銷14對轉動環(huán)3進行定位,避免轉動環(huán)3出現(xiàn)轉動使輸灰管主體6與出灰管2發(fā)生松動,固定環(huán)5的一側粘接有密封圈4,密封圈4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從而使轉動環(huán)3與固定環(huán)5之間的連接更加緊密,進而使輸灰管主體6與出灰管2之間形成密閉通路,轉動環(huán)3的圓周外壁開設有多個防滑紋9,且防滑紋9均勻分布,防滑紋9可以增加手部與轉動環(huán)3之間的摩擦力,方便操作人員轉動轉動環(huán)3,頂塊\n10的一側開設有避位槽15,且避位槽15與第一拉簧17左右對齊,當頂塊10擠壓滑架13時,避位槽15可以避開第一拉簧17,從而使頂塊10在移動時不受第一拉簧17的限制,定位銷14的\n一端焊接有拉環(huán)18,拉環(huán)18可以方便操作人員快速可靠的拉動定位銷14,從而使定位銷14\n解除對轉動環(huán)3的限制,輸灰管主體6的底端設置有支撐架7,支撐架7對輸灰管主體6起到支撐,從而使輸灰管主體6在安裝時更加穩(wěn)定。\n[0025] 工作原理:當需要安裝輸灰管主體6時,首先操作人員將輸灰管主體6放置到支撐\n架7上,然后轉動輸灰管主體6使頂塊10與插槽12相對齊,然后手動推動輸灰管主體6向一側移動,當頂塊10沿著插槽12移動到合適位置時,頂塊10的傾斜面擠壓滑架13,從而使滑架13伸出到L型槽11內(nèi),此時第一拉簧17受力變形,接著繼續(xù)推動輸灰管主體6移動到合適位置\n時,輸灰管主體6與出灰管2相接觸,從而使輸灰管主體6與出灰管2形成密閉連接,同時推動輸灰管主體6向一側移動到合適位置時,轉動環(huán)3與定位銷14相接觸,接著輸灰管主體6繼續(xù)移動,此時轉動環(huán)3對定位銷14進行擠壓,從而使定位銷14向一側移動,此時第二拉簧19受力變形,然后操作人員向一側轉動轉動環(huán)3,轉動環(huán)3沿著滑軌8在出灰管2上轉動,從而使滑架13卡接到L型槽11內(nèi)部,進而使輸灰管主體6與出灰管2卡接固定,實現(xiàn)輸灰管主體6與出\n灰管2之間的快速連接,同時轉動轉動環(huán)3到合適位置時,定位槽16與定位銷14對齊,此時第二拉簧19在拉力作用下回彈復位,從而使定位銷14移動到定位槽16內(nèi)部,進而使定位銷14\n對轉動環(huán)3進行定位。\n[0026]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術語“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nèi)”、“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n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n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引用專利(該專利引用了哪些專利)
序號 | 公開(公告)號 | 公開(公告)日 | 申請日 | 專利名稱 | 申請人 | 該專利沒有引用任何外部專利數(shù)據(jù)! |
被引用專利(該專利被哪些專利引用)
序號 | 公開(公告)號 | 公開(公告)日 | 申請日 | 專利名稱 | 申請人 | 該專利沒有被任何外部專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