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錄項信息
專利名稱 | 一種中藥渣有機肥及其生產方法 |
申請?zhí)?/td> | CN201410508169.8 | 申請日期 | 2014-09-28 |
法律狀態(tài) | 權利終止 | 申報國家 | 中國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07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62055A |
優(yōu)先權 | 暫無 | 優(yōu)先權號 | 暫無 |
主分類號 | C05G3/04 | IPC分類號 | C;0;5;G;3;/;0;4;;;C;0;5;F;1;7;/;0;0查看分類表>
|
申請人 | 張璟璟 | 申請人地址 | 山東省濟南市工業(yè)北路202號省農業(yè)科學院創(chuàng)新大樓科技信息所211房間
變更
專利地址、主體等相關變化,請及時變更,防止失效 |
權利人 | 山東省農業(yè)科學院科技信息研究所 | 當前權利人 | 山東省農業(yè)科學院科技信息研究所 |
發(fā)明人 | 王劍非;王磊;趙佳;劉延忠 |
代理機構 | 濟南誠智商標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侯德玉 |
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中藥渣有機肥,既能充分利用中藥提取后的廢棄物,實現(xiàn)廢物利用,又能為農業(yè)生產提供一種具有殺菌、防治病蟲害,且營養(yǎng)成分豐富的有機肥。包括中藥渣、牲畜糞便、固體廢棄物、枯草芽孢桿菌、EM菌發(fā)酵制成。本發(fā)明將中藥渣、牲畜糞便與固體廢棄物混合,加入生物發(fā)酵菌進行快速發(fā)酵,加工制成有機肥料,變廢為寶,化害為利,既解決了中藥廠廢棄藥渣的處理問題,又大大降低了廢棄物處理成本,實現(xiàn)了環(huán)境保護和經濟發(fā)展的雙贏。使用由中藥渣制成的有機肥,不僅能有效改良土壤,還能有效防止作物病蟲害,提高作物的質量、產量和安全性。
1.一種中藥渣有機肥,其特征是,按重量份計,包括中藥渣50-60份、牲畜糞便10-20份、固體廢棄物10-20份、枯草芽孢桿菌0.5-1份、EM菌0.5-1份;
所述中藥渣是大黃10-30份、黃芪10-30份、苦參10-30份、黃柏10-20份、板藍根10-20份、黃芩10-20份、黨參10-30份、石榴皮10-15份、青蒿10-15份、蛇床子10-15份、白鮮皮10-
15份中藥提取后的殘渣;
所述固體廢棄物為秸稈、稻殼、草木灰、食品加工下腳料。
2.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渣有機肥的生產方法,其特征是:將中藥渣、牲畜糞便、固體廢棄物加入到發(fā)酵池中,加水攪拌均勻,攪拌均勻后的物料含水量在50%-55%之間,確保松散透氣性好;然后將全部枯草芽孢桿菌和總量50%的EM菌溶于水中,攪拌混合均勻后噴灑在發(fā)酵池的物料上,然后翻推幾遍,確保菌液與物料混合均勻;用塑料布蓋嚴,發(fā)酵7-10天,發(fā)酵過程中檢測物料溫度,若堆體中心溫度高于50℃,及時翻推降溫,維持發(fā)酵溫度在35-
40℃之間;發(fā)酵結束后加入剩余的EM菌混勻。
一種中藥渣有機肥及其生產方法\n技術領域\n[0001]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中藥渣有機肥及其生產方法,屬于農業(yè)生物技術領域。\n背景技術\n[0002] 中藥文化在中國有幾千年的歷史,中藥是我們國家的瑰寶之一,其實中藥材原材料可以被提取的成分平均不足6%。目前中國內地有中藥企業(yè)1636家,每年消耗植物類藥材約70萬噸,產生藥渣達數百萬噸。傳統(tǒng)處理中藥藥渣的方式是將其掩埋或焚燒,既占用土地,又產生的大量煙塵、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處理要求高和費用大,成為中藥企業(yè)面臨的棘手問題。\n[0003] 中藥渣常含有一定量的活性成分和大量的粗纖維、粗脂肪、淀粉、粗多糖、氨基酸、無機營養(yǎng)成分。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經過提取后中藥渣存有多種的有機物成分和活性炭成分,經過高溫發(fā)酵后,有助于改善土壤,提高土壤肥力。不少中藥含有的纖維比較少,如黃芪、熟地、桂皮等,結構松散,能夠大力改善土壤疏松度。而且中藥藥渣經生物活化后,含有豐富的氮磷鉀等有機質,為社會節(jié)約了資源,符合循環(huán)經濟發(fā)展的要求。但是目前現(xiàn)有的中藥渣有機肥大多數不具備病害防治的功效。還不能滿足目前對于多功效中藥渣有機肥的需求。\n發(fā)明內容\n[0004]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中藥渣有機肥,既能充分利用中藥提取后的廢棄物,實現(xiàn)廢物利用,又能為農業(yè)生產提供一種具有殺菌、防治病蟲害,且營養(yǎng)成分豐富的有機肥。\n[0005] 本發(fā)明技術方案如下:一種中藥渣有機肥,按重量份計,包括中藥渣50-60份、牲畜糞便10-20份、固體廢棄物10-20份、枯草芽孢桿菌0.5-1份、EM菌0.5-1份。\n[0006] 所述中藥渣是大黃10-30份、黃芪10-30份、苦參10-30份、黃柏10-20份、板藍根10-\n20份、黃芩10-20份、黨參10-30份、石榴皮10-15份、青蒿10-15份、蛇床子10-15份、白鮮皮\n10-15份等中藥提取后的殘渣。\n[0007] 所述固體廢棄物為秸稈、稻殼、草木灰、食品加工下腳料等。\n[0008] 所述牲畜糞便可以是豬糞、牛糞、羊糞、雞糞、鴨糞等所有牲畜家禽等的糞便。\n[0009] 本發(fā)明中藥渣有機肥的生產方法是:將中藥渣、牲畜糞便、固體廢棄物加入到發(fā)酵池中,加水攪拌均勻,攪拌均勻后的物料含水量在50%-55%之間,確保松散透氣性好。然后將全部枯草芽孢桿菌和總量50%的EM菌溶于水中,攪拌混合均勻后噴灑在發(fā)酵池的物料上,然后翻推幾遍,確保菌液與物料混合均勻。用塑料布蓋嚴,發(fā)酵7-10天,發(fā)酵過程中檢測物料溫度,若堆體中心溫度高于50℃,及時翻推降溫,維持發(fā)酵溫度在35-40℃之間。發(fā)酵結束后加入剩余的EM菌混勻。發(fā)酵過程中對發(fā)酵溫度進行翻推,一是透氣,向料堆內供氧,促進物料的發(fā)酵腐熟;二是攪拌更均勻,是表層物料能翻到內部;三是通過高溫使表層的病害微生物、病蟲卵也被徹底殺死。在發(fā)酵后又加入一定量的EM菌,充分保證了菌肥中菌群的活力和平衡。細菌活性好,施入土壤后,繁殖力更強,由于菌群的共生關系,就能有效地帶動整個菌群的繁殖,提高單位面積活菌數目。更能有效發(fā)揮有機肥的作用。\n[0010] 本發(fā)明中藥渣有機肥具有如下特點:\n[0011] (1)無污染、無公害。本發(fā)明采用天然有機物質進行發(fā)酵,為作物提供天然有機營養(yǎng),避免化學肥料和化學殺菌劑帶來的污染。\n[0012] (2)配方科學、養(yǎng)分齊全。本發(fā)明按照農作物需肥規(guī)律進行科學配比。除含有氮、磷、鉀大量營養(yǎng)元素和鈣、鎂、硫、鐵、硼、鋅、硒、鉬等中微量元素外,還含有大量的有機質、腐殖酸類物質,養(yǎng)分齊全、供肥均衡,肥效持久。\n[0013] (3)活化土壤、增加肥效。本發(fā)明有機肥具有協(xié)助釋放土壤中潛在養(yǎng)分的功效。能夠疏松土壤,增強土壤團粒結構,提高保水保肥能力,增加土壤有機質。\n[0014] (4)提高產品品質、降低有害積累。由于本發(fā)明有機肥中的活菌劑的作用,提高產品品質,部分作物中VC含量提高30%-40%,可溶性糖可提高1-4度。產品口味好、保鮮時間長、耐儲存。\n[0015] (5)抑制土傳病害。本發(fā)明生物肥能夠促進作物根際有益微生物的增殖,改善作物根際生態(tài)環(huán)境。有益微生物和抗病因子的增加,還可明細地降低土傳病害的侵染,降低重茬作物的病情指數,連年使用可大大緩解連作障礙。\n[0016] 本發(fā)明有機肥總總養(yǎng)分含量:氮磷鉀≥4%,活性有益微生物≥2000萬個/克,有機質≥25.0%,水分≤30.0%,pH值6.0-8.0。砷、鉛、鉻、汞、鎘等有害重金屬含量較低,符合相關標準。\n[0017] 本發(fā)明將中藥渣、牲畜糞便與固體廢棄物混合,加入生物發(fā)酵菌進行快速發(fā)酵,加工制成有機肥料,變廢為寶,化害為利,既解決了中藥廠廢棄藥渣的處理問題,又大大降低了廢棄物處理成本,實現(xiàn)了環(huán)境保護和經濟發(fā)展的雙贏。使用由中藥渣制成的有機肥,不僅能有效改良土壤,還能有效防止作物病蟲害,提高作物的質量、產量和安全性。\n具體實施方式\n[0018] 實施例1.一種中藥渣有機肥,包括中藥渣60份、牲畜糞便20份、固體廢棄物20份、枯草芽孢桿菌1份、EM菌1份。\n[0019] 所述中藥渣是大黃30份、黃芪30份、苦參30份、黃柏20份、板藍根20份、黃芩20份、黨參30份、石榴皮15份、青蒿15份、蛇床子15份、白鮮皮15份等中藥提取后的殘渣。\n[0020] 將中藥渣、牲畜糞便、固體廢棄物加入到發(fā)酵池中,加水攪拌均勻,攪拌均勻后的物料含水量在50%-55%之間,確保松散透氣性好。然后將全部枯草芽孢桿菌和總量50%的EM菌溶于水中,攪拌混合均勻后噴灑在發(fā)酵池的物料上,然后翻推幾遍,確保菌液與物料混合均勻。用塑料布蓋嚴,發(fā)酵7-10天,發(fā)酵過程中檢測物料溫度,若堆體中心溫度高于50℃,及時翻推降溫,維持發(fā)酵溫度在35-40℃之間。發(fā)酵結束后加入剩余的EM菌混勻。\n[0021] 實施例2.一種中藥渣有機肥,包括中藥渣50份、牲畜糞便10份、固體廢棄物10份、枯草芽孢桿菌0.5份、EM菌0.5份。\n[0022] 所述中藥渣是大黃10份、黃芪10份、苦參10份、黃柏10份、板藍根10份、黃芩10份、黨參10份、石榴皮10份、青蒿10份、蛇床子10份、白鮮皮10份等中藥提取后的殘渣。\n[0023] 生產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n[0024] 實施例3.一種中藥渣有機肥,包括中藥渣55份、牲畜糞便15份、固體廢棄物15份、枯草芽孢桿菌0.8份、EM菌0.6份。\n[0025] 所述中藥渣是大黃20份、黃芪20份、苦參20份、黃柏15份、板藍根15份、黃芩15份、黨參20份、石榴皮12份、青蒿12份、蛇床子12份、白鮮皮12份等中藥提取后的殘渣。\n[0026] 生產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n[0027] 試驗例1肥效試驗\n[0028] 在2013年在壽光分別對不同的作物進行了增產實驗,實驗設計及結果見表1。試驗組:采用本發(fā)明實施例1有機肥組;對照組:不施有機肥;其他田間管理、施肥、灌溉等均相同。\n[0029] 表1本發(fā)明有機肥對不同作物的增產效果\n[0030]\n[0031] 從實驗結果可以看出,本發(fā)明的有機肥對西紅柿、香瓜、西瓜均由明顯的增產和提高品質的效果。\n[0032] 試驗例2對生姜病害防治效果\n[0033] 在2013年在壽光對生姜病害防治效果進行試驗,試驗組施用本發(fā)明實施例3中藥渣有機肥,對照組施用普通市售有機肥。對照組和試驗組的姜種都用生姜浸種劑,其他田間管理、施肥、灌溉等田間管理均相同。\n[0034] 表2實驗處理施肥水平\n[0035]\n[0036]
法律信息
- 2021-09-14
未繳年費專利權終止
IPC(主分類): C05G 3/04
專利號: ZL 201410508169.8
申請日: 2014.09.28
授權公告日: 2016.07.06
- 2016-07-06
- 2016-06-15
專利申請權的轉移
登記生效日: 2016.05.25
申請人由張璟璟變更為山東省農業(yè)科學院科技信息研究所
地址由251400 山東省濟南市濟陽縣濟北開發(fā)區(qū)安康街6號變更為250100 山東省濟南市工業(yè)北路202號省農業(yè)科學院創(chuàng)新大樓科技信息所211房間
- 2016-06-15
著錄事項變更
發(fā)明人由張璟璟變更為王劍非 王磊 趙佳 劉延忠
- 2015-02-04
實質審查的生效
IPC(主分類): C05G 3/04
專利申請?zhí)? 201410508169.8
申請日: 2014.09.28
- 2015-01-07
引用專利(該專利引用了哪些專利)
序號 | 公開(公告)號 | 公開(公告)日 | 申請日 | 專利名稱 | 申請人 |
1
| |
2014-03-26
|
2013-11-21
| | |
2
| |
2012-04-18
|
2011-08-31
| | |
3
| |
2013-07-24
|
2013-04-28
| | |
4
| |
2010-07-14
|
2010-01-15
| | |
被引用專利(該專利被哪些專利引用)
序號 | 公開(公告)號 | 公開(公告)日 | 申請日 | 專利名稱 | 申請人 | 該專利沒有被任何外部專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