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chǔ)信息
權(quán)利要求
說明書
PDF全文
法律信息
引證文獻
著錄項信息
專利名稱 | 一種治療高血壓的中藥湯劑 |
申請?zhí)?/td> | CN201010281845.4 | 申請日期 | 2010-09-15 |
法律狀態(tài) | 暫無 | 申報國家 | 中國 |
公開/公告日 | 2011-02-09 | 公開/公告號 | CN101966271A |
優(yōu)先權(quán) | 暫無 | 優(yōu)先權(quán)號 | 暫無 |
主分類號 | A61K36/89 | IPC分類號 | A;6;1;K;3;6;/;8;9;;;A;6;1;P;9;/;1;2查看分類表>
|
申請人 | 吳清玲 | 申請人地址 | 江蘇省南通市啟東市化學(xué)工業(yè)園區(qū)
變更
專利地址、主體等相關(guān)變化,請及時變更,防止失效 |
權(quán)利人 | 南通宏慈藥業(yè)有限公司 | 當(dāng)前權(quán)利人 | 南通宏慈藥業(yè)有限公司 |
發(fā)明人 | 吳玉平 |
代理機構(gòu) | 暫無 | 代理人 | 暫無 |
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治療高血壓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是以槐花、桑椹、側(cè)柏葉、白花夏枯草、鉤藤為君藥,發(fā)揮主體作用;地骨皮、杜仲、葛根、決明子、荷葉為臣藥,為重臣之用,益君藥之力,補君王之需;茺蔚子、檸檬、荸薺、吳茱萸、桑寄生為佐藥協(xié)調(diào)加強君藥和臣藥的治療功能,同時制約其他藥物的毒副作用;菊花、山楂、黃芩、黨參、肉桂為使藥?;钛?、強血,軟化血管,調(diào)整靶向器官對血氧的供求平衡,改善血液微循環(huán),增加心腦每秒供血量,從而減輕動脈血管收縮與舒張負(fù)荷,降低血壓。本品不忌口、不控制飲食、不長期服藥,無論病史長短,且不反彈,具有長期穩(wěn)定等特點。
1.一種治療高血壓的中藥湯劑,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中藥原料配伍而成:
槐花3-8份、 桑椹1-6份、側(cè)柏葉1-6份、白花夏枯草3-8份、鉤藤3-8份、地骨皮2-9份、杜仲2-9份、葛根1-5份、 決明子1-5份、 荷葉1-6份、茺蔚子1-3份、檸檬1-3份、荸薺1-3份、 吳茱萸2-5份、 桑寄生2-5份、菊花3-5份、 山楂3-5份、黃芩2-5份、 黨參1-5份、 肉桂3-5份;
制備步驟如下:
1)、按照配方比例稱取桑椹、檸檬、荸薺、山楂4味藥物洗凈加蒸餾水50~100份浸泡
2小時,用磨漿機磨成汁液,加熱至沸10分鐘,過濾棄渣冷卻至室溫,濾液備用;
2)、按配方比例稱取槐花、側(cè)柏葉、白花夏枯草、鉤藤、地骨皮、杜仲、葛根、決明子、荷葉、茺蔚子、吳茱萸、桑寄生、菊花、黃芩、黨參、肉桂16味原料,篩檢干凈,放入砂鍋加五倍量的清水浸泡6個小時,大火加熱煮沸15-30分鐘,然后文火繼續(xù)煎煮1個小時,趁熱過濾,濾液備用,濾渣重新加三倍量的清水煎煮30分鐘,趁熱過濾棄渣,兩次濾液與步驟1)的濾液合并,混合均勻煮沸趁熱裝瓶即為成品。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一種治療高血壓的中藥湯劑,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中藥原料配伍而成:
槐花4.5-6.5份、 桑椹1.5-4.5份、 側(cè)柏葉1.5-4.5份、白花夏枯草4.5-6.5份、鉤藤4.5-6.5份、 地骨皮3-7份、 杜仲3-7份、 葛根1.5-3.5份、決明子1.5-3.5份、荷葉1.5-4.5份、 茺蔚子1.5-2.5份、檸檬1.5-2.5份、荸薺1.5-2.5份、 吳茱萸3.5-4.5份、桑寄生3.5-4.5份、菊花3.5-4.5份、山楂3.5-4.5份、 黃芩3.5-4.5份、 黨參1.5-3.5份、 肉桂3.5-4.5份。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一種治療高血壓的中藥湯劑,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中藥原料配伍而成:
槐花5份、 桑椹3份、 側(cè)柏葉3份、白花夏枯草5份、鉤藤5份、 地骨皮5份、杜仲5份、 葛根2份、 決明子2份、荷葉3份、 茺蔚子2.2份、檸檬2.2份、荸薺2.2份、吳茱萸4份、桑寄生4份、菊花4份、 山楂4份、 黃芩4份、黨參2份、 肉桂4份。
一種治療高血壓的中藥湯劑\n技術(shù)領(lǐng)域\n[0001] 本發(fā)明涉及中藥領(lǐng)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治療高血壓的中藥湯劑。\n背景技術(shù)\n[0002]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越來越高,醫(yī)學(xué)界最新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作為人類第一殺手的心腦血管疾病,正威脅著現(xiàn)代人的生命,據(jù)報道,全世界每年有1500萬人死于心腦血管病,大大超過腫瘤和其它疾病的死亡人數(shù)。\n[0003] 心腦血管疾病的癥狀主要有高血壓,高血壓的病根主要原因是:血液、血管、人體基因受損,對于受損的器官來說,需要的是,活血化瘀、調(diào)節(jié)血脂,軟化血管,恢復(fù)調(diào)控血壓的機制,修復(fù)人體基因缺陷。西藥主要是快速控制病情,西藥降血壓主要通過擴張血管,利尿,血管緊張轉(zhuǎn)化,強制刺激受損器官帶病工作,血管擴張、擴張、擴張,利尿、利尿、再利尿,效果不佳,繼續(xù)加大服藥劑量,直到吃什么藥都不起作用,血管破裂,血管阻塞,器官徹底喪失功能。\n[0004] 多數(shù)降壓藥物均會給患者帶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yīng),常見的有血脂升高、咳嗽、鼻塞、多毛、直立性低血壓、精神抑郁、浮腫、性功能減退等,近年來老年癡呆癥病患的逐年升高都與長期服用降壓藥有關(guān)。\n[0005] 由此可見,高血壓降壓西藥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控制血壓,另一方面也在毒害生命。所以,專家提出:除非其他方法不能控制血壓,只要有一絲可能,就應(yīng)該及時擺脫降壓西藥的依賴,挽救寶貴生命。\n發(fā)明內(nèi)容\n[0006] 本發(fā)明的技術(shù)任務(wù)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shù)的不足,提供一種治療高血壓的中藥湯劑。\n[0007] 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shù)問題所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是:\n[0008] 按傳統(tǒng)醫(yī)學(xué)的中藥君臣佐使配伍原理,槐花、桑椹、側(cè)柏葉、白花夏枯草、鉤藤為君藥,發(fā)揮主體作用;地骨皮、杜仲、葛根、決明子、荷葉為臣藥,為重臣之用,益君藥之力,補君王之需;茺蔚子、檸檬、荸薺、吳茱萸、桑寄生為佐藥協(xié)調(diào)加強君藥和臣藥的治療功能,同時制約其他藥物的毒副作用;菊花、山楂、黃芩、黨參、肉桂有廣泛的藥理活性,并引導(dǎo)諸藥直達(dá)病所,故為使藥。\n[0009] 本發(fā)明所涉及的中藥藥理及藥性:\n[0010] 槐花:味苦、微寒。歸肝、大腸經(jīng)。涼血止血,降血壓。用于吐血,便血,痔瘡出血,尿血崩漏,高血壓病。外用適量。止血多炒炭用;祛痰止咳多生用。\n[0011] 桑椹:甘,微寒。歸心、肝、腎經(jīng)。治肝腎陰虧,捎揭,便秘,目暗,耳鳴,原瘍,關(guān)節(jié)不利。它有改善皮膚(包括頭皮)血液供應(yīng),營養(yǎng)肌膚、使皮膚白嫩及烏發(fā)等作用,并能延緩衰老。桑椹是中老年人健體美顏、抗衰老的佳果與良藥。常食桑椹可以明目,緩解眼睛疲勞干澀的癥狀。桑椹具有免疫促進作用。桑椹對脾臟有增重作用,對溶血性反應(yīng)有增強作用,可防止人體動脈硬化、骨骼關(guān)節(jié)硬化,促進新陳代謝;桑椹可以促進血紅細(xì)胞的生長,防止白細(xì)胞減少,并對治療糖尿病、貧血、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神經(jīng)衰弱等病癥具有輔助療效。桑椹具有生津止渴、促進消化、幫助排便等作用,適量食用能促進胃液分泌,刺激腸蠕動及解除燥熱。中醫(yī)認(rèn)為,桑椹性味甘寒,具有補肝益腎、生津潤腸、烏發(fā)明目等功效。\n[0012] 側(cè)柏葉:性味性寒,味苦澀。功能主治:涼血,止血,祛風(fēng)濕,散腫毒。治吐血、衄血、尿血、血痢、腸風(fēng)、崩漏,風(fēng)濕痹痛,細(xì)菌性痢疾,高血壓,咳嗽,丹毒,痄腮,燙傷?!渡菟幮詡湟罚骸迳⒀蟑?,同片糖捶敷。亦治跌打。″《醫(yī)林纂要》:″泄肺逆,瀉心火,平肝熱,清血分之熱。″《嶺南采藥錄》:″涼血行氣,祛風(fēng),利小便,散瘀。\n[0013] 白花夏枯草:味辛、苦性寒,歸肝經(jīng),可清肝明目、消腫散結(jié)、平肝陽。\n[0014] 鉤藤:歸經(jīng):入肝、心經(jīng)。功能主治清熱平肝,熄風(fēng)定驚。治小兒驚癇瘈疭,大人血壓偏高,頭暈、目眩,婦人子癇。\n[0015] 地骨皮:味甘、寒。清熱,涼血。功能主治:虛勞潮熱盜汗,肺熱咳喘,吐血,衄血,血淋,消渴,高血壓,癰腫,惡瘡。\n[0016] 杜仲:味甘、苦;微辛,溫。入肝、腎經(jīng)。功用主治:補肝腎,強筋骨,安胎。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瀝,陰下濕癢,胎漏欲墮,胎動不安,高血壓。\n[0017] 葛根:性涼,味甘、辛。功能主治:解表退熱,生津,透疹,升陽止瀉。用于外感發(fā)熱頭痛、高血壓頸項強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熱痢、泄瀉。\n[0018] 決明子:甘,苦、咸、微寒。歸肝、大腸經(jīng)。清熱明目,潤腸通便。用于目赤澀痛,羞明多淚,頭痛眩暈,目暗不明,大便秘結(jié)。歸肝、腎、大腸經(jīng)。\n[0019] 荷葉:荷葉味苦辛微澀、性涼,歸心、肝、脾經(jīng);清香升散;具有消暑利濕,健脾升陽,散瘀止血的功效;主治暑熱煩渴,頭痛眩暈,水腫,食少腹脹,瀉痢,白帶,脫肛,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產(chǎn)后惡露不凈,損傷瘀血。\n[0020] 茺蔚子:味辛、苦,性微寒。歸心包、肝經(jīng)。具有活血調(diào)經(jīng)、清肝明目的功能。生茺蔚子長于清肝明目。用于目赤腫痛或目生翳膜。\n[0021] 檸檬:味酸甘、性平,入肝、胃經(jīng)。有化痰止咳,生津,健脾的功效;主治支氣管炎、百日咳、維生素C缺乏癥、中暑煩渴、食欲不振、懷孕婦女胃氣不和、納減、噫氣等。\n[0022] 荸薺:甘,寒。清熱止渴,利濕化痰,降血壓。用于熱病傷津煩渴,咽喉腫痛,口腔炎,濕熱黃疸,高血壓病,小便不利,麻疹,肺熱咳嗽,矽肺,痔瘡出血。\n[0023] 吳茱萸:性溫,味辛、苦,溫中止痛,理氣燥溫,適用于脘腹脹痛,嘔吐腹瀉,呃逆吞酸,頭痛,疝痛,月經(jīng)痛。\n[0024] 桑寄生:苦甘,平,入肝、腎經(jīng),補肝腎,強筋骨,除風(fēng)濕,通經(jīng)絡(luò),益血,安胎。治腰膝酸痛,筋骨痿弱,偏枯,腳氣,風(fēng)寒濕痹,胎漏血崩,產(chǎn)后乳汁不下。\n[0025] 菊花:貴在野生,美在天然;其性微寒、味苦而辛;功用: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n[0026] 山楂:味酸、甘,性微溫。歸脾、胃、肝經(jīng)。開胃消食、化滯消積、活血散瘀、化痰行氣。用于肉食滯積、癥瘕積聚、腹脹痞滿、瘀阻腹痛、痰飲、泄瀉、腸風(fēng)下血等。\n[0027] 黃芩:味苦,寒。歸肺、膽、脾、大腸、小腸經(jīng)。功能主治: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濕溫、暑溫胸悶嘔惡,濕熱痞滿,瀉痢,黃疸,肺熱咳嗽,高熱煩渴,血熱吐衄,癰腫瘡毒,胎動不安。\n[0028] 黨參:味味甘、微酸,平。歸脾、肺經(jīng)。功能主治:補中益氣,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虛弱,氣短心悸,食少便溏,虛喘咳嗽,內(nèi)熱消渴。\n[0029] 肉桂:性大熱,味辛、甘。功能主治:補火助陽,引火歸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經(jīng)。用于陽痿、宮冷、心腹冷痛、虛寒吐瀉、經(jīng)閉、痛經(jīng)、溫經(jīng)通脈。\n[0030] 槐花3-8份、桑椹1-6份、側(cè)柏葉1-6份、白花夏枯草3-8份、鉤藤3-8份、[0031] 地骨皮2-9份、杜仲2-9份、葛根1-5份、決明子1-5份、荷葉1-6份、\n[0032] 茺蔚子1-3份、檸檬1-3份、荸薺1-3份、吳茱萸2-5份、桑寄生2-5份、[0033] 菊花3-5份、山楂3-5份、黃芩2-5份、黨參1-5份、肉桂3-5份。\n[0034] 制備步驟如下:\n[0035] 1)、按照配方比例稱取桑椹、檸檬、荸薺、山楂4味藥物洗凈加蒸餾水50~100份浸泡2小時,用磨漿機磨成汁液,加熱至沸10分鐘,過濾棄渣冷卻至室溫,濾液備用;\n[0036] 2)、按配方比例稱取槐花、側(cè)柏葉、白花夏枯草、鉤藤、地骨皮、杜仲、葛根、決明子、荷葉、茺蔚子、吳茱萸、桑寄生、菊花、黃岑、黨參、肉桂16味原料,篩檢干凈,放入砂鍋加五倍量的清水浸泡6個小時,大火加熱煮沸15-30分鐘,然后文火繼續(xù)煎煮1個小時,趁熱過濾,濾液備用,濾渣重新加三倍量的清水煎煮30分鐘,趁熱過濾棄渣,兩次濾液與步驟1)的濾液合并,混合均勻煮沸趁熱裝瓶即為成品。\n[0037] 一種治療高血壓的中藥湯劑,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中藥原料配伍而成:\n[0038] 槐花4.5-6.5份、桑椹1.5-4.5份、側(cè)柏葉1.5-4.5份、白花夏枯草4.5-6.5份、[0039] 鉤藤4.5-6.5份、地骨皮3-7份、杜仲3-7份、葛根1.5-3.5份、\n[0040] 決明子1.5-3.5份、荷葉1.5-4.5份、茺蔚子1.5-2.5份、檸檬1.5-2.5份、[0041] 荸薺1.5-2.5份、吳茱萸3.5-4.5份、桑寄生3.5-4.5份、菊花3.5-4.5份、[0042] 山楂3.5-4.5份、黃芩3.5-4.5份、黨參1.5-3.5份、肉桂3.5-4.5份。\n[0043] 一種治療高血壓的中藥湯劑,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中藥原料配伍而成:\n[0044] 槐花5份、桑椹3份、側(cè)柏葉3份、白花夏枯草5份、鉤藤5份、地骨皮5份、[0045] 杜仲5份、葛根2份、決明子2份、荷葉3份、茺蔚子2.2份、檸檬2.2份、[0046] 荸薺2.2份、吳茱萸4份、桑寄生4份、菊花4份、山楂4份、黃芩4份、\n[0047] 黨參2份、肉桂4份。\n具體實施方式:\n[0048] 實施例1,配方:\n[0049] 槐花3g、桑椹1g、側(cè)柏葉1g、白花夏枯草3g、鉤藤3g、地骨皮2g、杜仲2g、葛根1g、決明子1g、荷葉1g、茺蔚子1g、檸檬1g、荸薺1g、吳茱萸2g、桑寄生2g、菊花3g、山楂3g、黃芩2g、黨參1g、肉桂3g。\n[0050] 制備步驟如下:\n[0051] 1)、按照配方比例稱取桑椹、檸檬、荸薺、山楂4味藥物洗凈加蒸餾水50~100份浸泡2小時,用磨漿機磨成汁液,加熱至沸10分鐘,過濾棄渣冷卻至室溫,濾液備用;\n[0052] 2)、按配方比例稱取槐花、側(cè)柏葉、白花夏枯草、鉤藤、地骨皮、杜仲、葛根、決明子、荷葉、茺蔚子、吳茱萸、桑寄生、菊花、黃岑、黨參、肉桂16味原料,篩檢干凈,放入砂鍋加五倍量的清水浸泡6個小時,大火加熱煮沸15-30分鐘,然后文火繼續(xù)煎煮1個小時,趁熱過濾,濾液備用,濾渣重新加三倍量的清水煎煮30分鐘,趁熱過濾棄渣,兩次濾液與步驟1)的濾液合并,混合均勻煮沸趁熱裝瓶即為成品。\n[0053] 實施例2,配方:\n[0054] 槐花4.5g、桑椹1.5g、側(cè)柏葉1.5g、白花夏枯草4.5g、鉤藤4.5g、地骨皮3g、杜仲\n3g、葛根1.5g、決明子1.5g、荷葉1.5g、茺蔚子1.5g、檸檬1.5g、荸薺1.5g、吳茱萸3.5g、桑寄生3.5g、菊花3.5g、山楂3.5g、黃芩3.5g、黨參1.5g、肉桂3.5g。生3.5g、菊花3.5g、山楂3.5g、黃芩3.5g、黨參1.5g、肉桂3.5g。\n[0055] 制備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n[0056] 實施3,配方:\n[0057] 槐花5g、桑椹3g、側(cè)柏葉3g、白花夏枯草5g、鉤藤5g、地骨皮5g、杜仲5g、葛根2g、決明子2g、荷葉3g、茺蔚子2.2g、檸檬2.2g、荸薺2.2g、吳茱萸4g、桑寄生4g、菊花4g、山楂\n4g、黃芩4g、黨參2g、肉桂4g。\n[0058] 制備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n[0059] 實施例4,配方:\n[0060] 槐花6.5g、桑椹4.5g、側(cè)柏葉4.5g、白花夏枯草6.5g、鉤藤6.5g、地骨皮7g、杜仲\n7g、葛根3.5g、決明子3.5g、荷葉4.5g、茺蔚子2.5g、檸檬2.5g、荸薺2.5g、吳茱萸4.5g、桑寄生4.5g、菊花4.5g、山楂4.5g、黃芩4.5g、黨參3.5g、肉桂4.5g。\n[0061] 制備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n[0062] 實施例5,配方:\n[0063] 槐花8g、桑椹6g、側(cè)柏葉6g、白花夏枯草8g、鉤藤8g、地骨皮9g、杜仲9g、葛根5g、決明子5g、荷葉6g、茺蔚子3g、檸檬3g、荸薺3g、吳茱萸5g、桑寄生5g、菊花5g、山楂5g、黃芩5g、黨參5g、肉桂5g。\n[0064] 制備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n[0065] 臨床療效觀察:\n[0066] \n[0067] 本發(fā)明治療高血壓癥狀的患者臨床試驗,其中,男性244人,女性285人,服用最多兩個療程癥狀消失,總有效率96.52%,顯愈率85.96%,表明該藥對高血壓患者具有明顯療效。\n[0068] 本發(fā)明中藥組合物有以下幾個特點:活血、強血,軟化血管,調(diào)整靶向器官對血氧的供求平衡,改善血液微循環(huán),增加心腦每秒供血量,從而減輕動脈血管收縮與舒張負(fù)荷,降低血壓。本品不忌口、不控制飲食、不長期服藥,無論病史長短,且不反彈,具有長期穩(wěn)定等特點。典型病例:\n[0069] 病例1:\n[0070] 王xx,女,50歲,患高血壓10多年,并發(fā)冠心病,經(jīng)常頭痛、失眠、視力有點模糊,聽覺也明顯下降,服過多種西藥,血壓始終忽高忽低,難控制好,身體日漸衰弱。服用本發(fā)明藥物第七天,就高興的打電話來說效果很好,療效顯著,頭痛明顯減輕,把西藥撤下不服,血壓也不升高,半月后又打電話來反映說看東西也比以前清晰了,失眠癥狀明顯改善,現(xiàn)在一覺可以睡到天亮;隨后又服用了三個療程,越服精神越好,血壓穩(wěn)定在135/85之間,各種并發(fā)癥狀也隨之消失,精神好人也年輕了,現(xiàn)已經(jīng)停藥一年多,未見復(fù)發(fā),回訪也未見其它并發(fā)癥跡象出現(xiàn)。\n[0071] 病例2:\n[0072] 陳xx,性別:男年齡:50。高血壓,無并發(fā)癥無服西藥史,該患者偶然在一次社區(qū)正常體檢時,發(fā)現(xiàn)血壓偏高,血脂也高,高壓150mmHg,低壓92mmHg;平常對高血壓疾病常識一無所知的她,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看到此消息后,才真正認(rèn)識到高血壓并發(fā)癥的可怕,了解到該病越早治越好后,服藥十五天后測量血壓降到了130/80毫米汞柱正常范圍之內(nèi),血脂也降到了正常指標(biāo),全部服完后再測量,血壓依然穩(wěn)定?,F(xiàn)每月定期測量觀察,沒有任何反彈,真正是一次治愈。\n[0073] 病例3:\n[0074] 劉xx,性別:男年齡:54初診時間:2001年9月6日,診斷:高血壓治療情況:患者乏力伴惡心、嘔吐、雙下肢無水腫,服藥十五天后食欲好轉(zhuǎn),一個月后病愈出院。\n[0075] 病例4:\n[0076] 楊x,性別:男年齡:43初診時間:2000年5月8日,診斷:經(jīng)常感到頭暈、后頸僵硬、腰酸,因工作很忙,半年多了,一直以為是喝酒引起的,有一天在馬路上走著,忽然暈倒,被路人急送到醫(yī)院,到醫(yī)院急診才知道自己患上嚴(yán)重的高血壓,經(jīng)過治療后基本無大礙,回家按醫(yī)生囑咐開始服用西藥控制,但不管服用什么藥,剛開始有效,時間長了就作用不大,需加量服用,血壓時常在130-170之間徘徊,而且頭還時常發(fā)暈,病癥還是和以前一樣,最主要的是不能正常工作。服本發(fā)明中藥半個月,效果非常明確,后繼續(xù)服用了三個月,一切癥狀消失,特別是多年的性功能問題也解決了,隨訪至今未復(fù)發(fā)。\n[0077] 病例5:\n[0078] 梁X,性別:男年齡:66初診時間:2005年10月20日,診斷:檢查身體沒見異常,唯有血壓高,即往無特殊病史,追述家族史,父親患有高血壓。大夫給予西藥降壓治療,頭暈有所緩解;但血壓忽高忽低,總控制不好,加服降壓藥劑量,血壓也是時好時壞,可近五六年來血壓持續(xù)升高,最高達(dá)(200/120mmHg),頭暈加劇,時伴頭脹痛,且視物昏花,頸項僵硬,腰酸腿軟,神疲乏力,情緒易波動等,降壓效果已不靈。用本發(fā)明中藥藥8天,血壓降至(155/100mmHg),15天后血壓降到(140/90mmHg),頭痛、頭暈癥狀消失,通過三個月堅持的治療已康復(fù),后隨訪1年來未見復(fù)發(fā)。\n[0079] 病例6:\n[0080] 陳x,性別:男年齡:51初診時間:2003年4月28日,診斷:開始總感覺到頭暈、頭-7-脹、心悸、失眠、手腳有時針刺發(fā)麻,在一次單位組織的體檢中,才知道自己患上了高血壓。通過幾年的治療,始終無法停藥,病情逐漸發(fā)展到導(dǎo)致心、腦、腎出現(xiàn)了一些合并癥,感覺到非常絕望。后服藥本發(fā)明中藥三個月的藥,服完后奇跡出現(xiàn)了,血壓完全恢復(fù)正常,原有的并發(fā)癥也似乎感覺不到了。并且精力充沛,精神煥發(fā),停藥至今隨訪病情沒有復(fù)發(fā),無任何不兆反應(yīng)。\n[0081] 病例7:\n[0082] 張xx,性別:女年齡:63初診時間:2008年5月4日,診斷:屬肥胖、飲食不節(jié)引起的高血壓病,并患有嚴(yán)重的高血脂,身高1.56米,體重達(dá)到76公斤,心悸氣短,手腳麻木、行走困難、容易上火,平常只要一忘記服西藥,就頭痛頭暈的厲害。服用了本發(fā)明中藥15天,隨著服藥的進程,病情一天天好轉(zhuǎn),體重也有所減輕,活動較以前麻利多了,不適癥狀消失,服完后在當(dāng)?shù)蒯t(yī)院檢查,血壓、血脂都下降到正常值,后鞏固服用了二個月,現(xiàn)已停藥至今,病情一直穩(wěn)定,隨訪未見復(fù)發(fā)。\n[0083] 病例8:\n[0084] 張x,性別:女年齡:43初診時間:2007年5月8日,診斷:高血壓,無并發(fā)癥無服西藥史,該患者偶然在一次社區(qū)正常體檢時,發(fā)現(xiàn)血壓偏高,血脂也高,高壓150mmHg,低壓\n92mmHg;服藥十五天后測量血壓降到了130/80毫米汞柱正常范圍之內(nèi),血脂也降到了正常指標(biāo),全部服完后再測量,血壓依然穩(wěn)定?,F(xiàn)每月定期測量觀察,沒有任何反彈,真正是一次
法律信息
- 2014-09-17
專利權(quán)的轉(zhuǎn)移
登記生效日: 2014.08.26
專利權(quán)人由吳玉平變更為南通宏慈藥業(yè)有限公司
地址由252100 山東省茌平縣人民醫(yī)院變更為226200 江蘇省南通市啟東市化學(xué)工業(yè)園區(qū)
- 2012-05-23
- 2012-04-04
專利申請權(quán)的轉(zhuǎn)移
登記生效日: 2012.02.23
申請人由吳清玲變更為吳玉平
地址由250014 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qū)窯頭路2-43號變更為252100 山東省茌平縣人民醫(yī)院
- 2012-04-04
- 2011-03-23
實質(zhì)審查的生效
IPC(主分類): A61K 36/89
專利申請?zhí)? 201010281845.4
申請日: 2010.09.15
- 2011-02-09
引用專利(該專利引用了哪些專利)
序號 | 公開(公告)號 | 公開(公告)日 | 申請日 | 專利名稱 | 申請人 |
1
| |
2008-10-01
|
2007-12-18
| | |
被引用專利(該專利被哪些專利引用)
序號 | 公開(公告)號 | 公開(公告)日 | 申請日 | 專利名稱 | 申請人 | 該專利沒有被任何外部專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