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錄項信息
專利名稱 | 雙邊剪上刀架快速裝配方法 |
申請?zhí)?/td> | CN201310153228.X | 申請日期 | 2013-04-28 |
法律狀態(tài) | 授權 | 申報國家 | 暫無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02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31587A |
優(yōu)先權 | 暫無 | 優(yōu)先權號 | 暫無 |
主分類號 | B23P19/00 | IPC分類號 | B;2;3;P;1;9;/;0;0查看分類表>
|
申請人 | 上海寶冶集團有限公司 | 申請人地址 | 上海市寶山區(qū)撫遠路2457號
變更
專利地址、主體等相關變化,請及時變更,防止失效 |
權利人 | 上海寶冶集團有限公司 | 當前權利人 | 上海寶冶集團有限公司 |
發(fā)明人 | 鄧順文;向鑫;蘆濤;秦保仁;潘新梁;董清 |
代理機構 | 上海天協和誠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 代理人 | 湯俊明 |
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雙邊剪裝配方法。一種雙邊剪上刀架快速裝配方法,它包括:退出剪刃;拆除雙邊剪面板連接螺栓及其相關油管;拆除平衡油缸及底座;吊離面板,利用F形的大螺母旋取桿拆除上刀架大螺母;拆除連桿兩側壓蓋;用支撐筋板將二個連桿進行定位焊接;用二臺3T葫蘆承吊住連桿,在行車上掛設2臺5T葫蘆,連接刀架并承受其重量,架好連桿工裝板,擰入螺栓,在刀架通孔位置裝上頂取裝置,在刀架座正上方架設一臺50T液壓千斤頂,開始同步操作,將刀架及連桿一并脫離出來并吊離;對上刀架進行檢修;上刀架的回裝;回裝連桿側壓蓋,油管、面板及大螺母;恢復平衡油缸并緊固面板螺栓,回裝剪刃。本發(fā)明縮短施工周期,安全性也大大提高。
1.一種雙邊剪上刀架快速裝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步驟一、退出剪刃;
步驟二、三方確認,停電、停壓,掛牌;
步驟三、拆除雙邊剪面板連接螺栓及其相關油管;
步驟四、拆除平衡油缸及底座,注意對各油管做好防塵措施;
步驟五、吊離面板,利用F形的大螺母旋取桿拆除上刀架大螺母;
步驟六、拆除連桿兩側壓蓋,注意做好標識,以便回裝;
步驟七、用支撐筋板將二個連桿進行定位焊接,以便回裝導入的正確定位;
步驟八、用二臺3T葫蘆承吊住連桿,在行車上掛設2臺5T葫蘆,連接刀架并承受其重量,架好專用連桿工裝板,擰入螺栓,在刀架通孔位置裝上頂取裝置,在刀架座正上方架設一臺50T液壓千斤頂,開始同步操作,將刀架及連桿一并脫離出來并吊離;所述頂取裝置為一個上側邊帶有凹槽,中心設有擰入螺母的螺孔的矩形板;
步驟九、對上刀架進行檢修;
步驟十、上刀架的回裝,當連桿與刀架座正確對位并導入10mm后,在連桿上架好專用工裝板,在刀架座拉桿上擰入一端帶有中心螺紋孔板的套筒絲桿裝置,然后利用絲桿將其同步均勻壓入,注意在施工過程時刻保持測量,防止進程不均勻的卡死;所述套筒絲桿裝置為一個一端用蓋板封閉的套管,蓋板中心開有螺紋孔;
步驟十一、回裝連桿側壓蓋,油管、面板及大螺母,端蓋的回裝必須涂上平面密封膠,各油管接頭必須清理干凈并檢查密封是否完好,緊螺絲時采用對角緊的方法進行;
步驟十二、恢復平衡油缸并緊固面板螺栓,回裝剪刃;
步驟十三、三方確認,摘牌,送電、送壓,試車。
雙邊剪上刀架快速裝配方法\n技術領域\n[0001] 本發(fā)明涉及雙邊剪,尤其涉及雙邊剪的刀架裝配方法。\n背景技術\n[0002] 在目前的冶金企業(yè)寬厚板雙邊剪上刀架裝配時,傳統(tǒng)方法采用拆除雙邊剪面板及上刀架連桿兩端壓蓋,然后在二根連桿處架設2臺10T螺旋千斤頂(還需備用1臺隨時調整位置),在刀架中上方及2根拉桿位置分別架設1臺50T的液壓千斤頂(還需備用1臺調整及換頂之用),再同時對上刀架進行頂升脫離。而安裝時,借助另一側的雙邊剪作為支撐,架設液壓頂將上刀架進行頂入恢復。主要存在四個問題:1、作業(yè)空間狹小,刀架位置的千斤頂架設十分困難,只夠一個人側身架頂;2、刀架脫離過程中,由于頂頭的行程有限,需要頻繁的增設墊塊,施工十分不便;3、施工需所千斤頂數量較多,所需人力也較多;4、安裝時,因為借助另一側的雙邊剪作為支撐,對設備容易造成損壞。\n發(fā)明內容\n[0003] 本發(fā)明旨在解決上述缺陷,提供一種雙邊剪上刀架快速裝配方法。本發(fā)明縮短施工周期,節(jié)省人力,確保施工質量,安全性也大大提高。\n[0004]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一種雙邊剪上刀架快速裝配方法,它包括:\n[0005] 步驟一、退出剪刃;\n[0006] 步驟二、三方確認,停電、停壓,掛牌;\n[0007] 步驟三、拆除雙邊剪面板連接螺栓及其相關油管;\n[0008] 步驟四、拆除平衡油缸及底座,注意對各油管做好防塵措施;\n[0009] 步驟五、吊離面板,利用F形的大螺母旋取桿拆除上刀架大螺母;\n[0010] 步驟六、拆除連桿兩側壓蓋,注意做好標識,以便回裝;\n[0011] 步驟七、用支撐筋板將二個連桿進行定位焊接,以便回裝導入的正確定位;\n[0012] 步驟八、用二臺3T葫蘆承吊住連桿,在行車上掛設2臺5T葫蘆,連接 刀架并承受其重量,架好連桿工裝板,擰入螺栓,在刀架通孔位置裝上頂取裝置,在刀架座正上方架設一臺50T液壓千斤頂,開始同步操作,將刀架及連桿一并脫離出來并吊離;所述頂取裝置為一個上側邊帶有凹槽,中心設有擰入螺母的螺孔;\n[0013] 步驟九、對上刀架進行檢修;\n[0014] 步驟十、上刀架的回裝恢復,當連桿與刀架座正確對位并導入10mm后,在連桿上架好專用工裝板,在刀架座拉桿上擰入一端帶有中心螺紋孔板的套筒絲桿裝置,然后利用絲桿將其同步均勻壓入,注意在施工過程時刻保持測量,防止進程不均勻的卡死;所述套筒絲桿裝置為一個一端用蓋板封閉的套管,蓋板中心開有螺紋孔;\n[0015] 步驟十一、回裝連桿側壓蓋,油管、面板及大螺母,端蓋的回裝必須涂上平面密封膠,各油管接頭必須清理干凈并檢查密封是否完好,緊螺絲時采用對角緊的方法進行;\n[0016] 步驟十二、恢復平衡油缸并緊固面板螺栓,回裝剪刃;\n[0017] 步驟十三、三方確認,摘牌,送電、送壓,試車。\n[0018] 本發(fā)明總體思路是設計一個連桿專用工裝板,利用連桿及主偏心軸上的螺孔進行拉取,代替螺旋千斤頂的使用,在刀架通孔位置制作頂取裝置,以代替拉桿位置附近的2臺液壓千斤頂,上刀架的拆除時,只需要利用長頂絲同時進行頂離作業(yè)便可完成;而回裝時,則設計制作一套筒頂絲,利用刀架的拉緊絲桿螺孔裝上套筒絲桿進行工裝作業(yè)。傳統(tǒng)工藝僅上刀架的拆裝作業(yè)至少需要32小時,而采用該方法僅需16小時即可完成;傳統(tǒng)工藝需要頻繁調節(jié)頂升行程,增設墊塊,施工人員的勞動強度較大;傳統(tǒng)工藝上刀架的裝配過程中,容易造成拉取頂裝速度不勻而產生傾斜卡位返工事件,而采用該方法后,拉取過程能更直觀的控制。與傳統(tǒng)方法相比施工周期大大縮短,節(jié)省了大量的人力,確保了施工質量,安全性也大大提高。\n附圖說明\n[0019]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說明:\n[0020] 圖1為所述專用連桿工裝板示意圖;\n[0021] 圖2為圖1的左視圖;\n[0022] 圖3為所述頂取裝置示意圖;\n[0023] 圖4為所述圖3的左視圖;\n[0024] 圖5為所述套筒絲桿示意圖;\n[0025] 圖6為所述大螺母旋取桿。\n具體實施方式\n[0026] 請參見圖1-圖6,一種雙邊剪上刀架快速裝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驟:\n[0027] 步驟一、退出剪刃。\n[0028] 步驟二、三方確認,停電、停壓,掛牌。\n[0029] 步驟三、拆除雙邊剪面板連接螺栓及其相關油管。\n[0030] 步驟四、拆除平衡油缸及底座,注意對各油管做好防塵措施。\n[0031] 步驟五、吊離面板,利用自制的大螺母旋取桿4(如圖6)拆除上刀架大螺母。\n[0032] 步驟六、拆除連桿兩側壓蓋,注意做好標識,以便回裝。\n[0033] 步驟七、用支撐筋板將二個連桿進行定位焊接,以便回裝導入的正確定位。\n[0034] 步驟八、用二臺3T葫蘆承吊住連桿,在行車上掛設2臺5T葫蘆,連接刀架并承受其重量,架好連桿專用工裝板1(如圖1和圖2),擰入螺栓,在刀架通孔位置裝上頂取裝置2(如圖3和圖4),在刀架座正上方架設一臺50T液壓千斤頂,開始同步操作,將刀架及連桿一并脫離出來并吊離。\n[0035] 步驟九、對上刀架進行檢修。\n[0036] 步驟十、上刀架的回裝恢復,當連桿與刀架座正確對位并導入10mm后,在連桿上架好專用連桿工裝板,在刀架座拉桿上擰入套筒絲桿裝置3(如圖5),然后利用絲桿將其同步均勻壓入,注意在施工過程時刻保持測量,防止進程不均勻的卡死。\n[0037] 步驟十一、回裝連桿側壓蓋(注意檢查密封是否完好),油管、面板及大螺母,端蓋的回裝必須涂上平面密封膠,各油管接頭必須清理干凈并檢查密封是否完好,緊螺絲時采用對角緊的方法進行。\n[0038] 步驟十二、恢復平衡油缸并緊固面板螺栓,回裝剪刃。\n[0039] 步驟十三、三方確認,摘牌,送電、送壓,試車。
法律信息
- 2016-01-20
- 2013-11-06
實質審查的生效
IPC(主分類): B23P 19/00
專利申請?zhí)? 201310153228.X
申請日: 2013.04.28
- 2013-10-02
引用專利(該專利引用了哪些專利)
序號 | 公開(公告)號 | 公開(公告)日 | 申請日 | 專利名稱 | 申請人 |
1
| |
2005-10-19
|
2004-11-16
| | |
2
| | 暫無 |
2007-05-10
| | |
3
| | 暫無 |
1999-05-07
| | |
4
| |
2010-05-19
|
2009-11-16
| | |
5
| | 暫無 |
1983-09-12
| | |
被引用專利(該專利被哪些專利引用)
序號 | 公開(公告)號 | 公開(公告)日 | 申請日 | 專利名稱 | 申請人 | 該專利沒有被任何外部專利所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