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錄項信息
專利名稱 | 治療慢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的外用藥 |
申請?zhí)?/td> | CN200610018372.2 | 申請日期 | 2006-02-15 |
法律狀態(tài) | 權利終止 | 申報國家 | 中國 |
公開/公告日 | 2007-08-22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20015 |
優(yōu)先權 | 暫無 | 優(yōu)先權號 | 暫無 |
主分類號 | A61K36/90 | IPC分類號 | A;6;1;K;3;6;/;9;0;;;A;6;1;K;3;6;/;8;9;6;;;A;6;1;K;9;/;0;6查看分類表>
|
申請人 | 吳鵬 | 申請人地址 |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qū)建設路59號1108室
變更
專利地址、主體等相關變化,請及時變更,防止失效 |
權利人 | 吳鵬 | 當前權利人 | 吳鵬 |
發(fā)明人 | 吳鵬 |
代理機構 | 福州智理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義星 |
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一種治療慢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的外用藥,它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生曬參20~8、土茯苓20~8、黃柏12~4、白花蛇舌草12~4、大黃12~3、葶藶子10~3、萆薢10~3、西洋參12~3、生地黃10~3、絲瓜絡12~4、甘遂12~3、鱉甲10~3、苦參12~4、蒼術8~2、巴戟天6~1、桑螵蛸6~1、延胡索6~2、炮山甲6~1、山茱萸4~1、肉桂3~1、沉香3~1和王不留行3~1制成,還可包括:海藻9~3、萊菔子10~3、玄參6~3、丹皮5~2、枇杷葉5~2、川楝子5~1和青皮5~1。能迅速消除癥狀以及治愈,純中藥制成,副作用小,無毒性,使用方便,療效顯著,對皮膚無刺激。
1.一種治療慢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的外用藥,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生曬參20~8、土茯苓20~8、黃柏12~4、白花蛇舌草12~4、大黃12~3、葶藶子10~3、萆薢10~3、西洋參12~3、生地黃10~3、絲瓜絡12~4、甘遂12~3、鱉甲10~3、苦參12~4、蒼術8~2、巴戟天6~1、桑螵蛸6~1、延胡索6~2、炮山甲6~1、山茱萸4~1、肉桂3~1、沉香3~1和王不留行3~1。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慢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的外用藥,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海藻9~3、萊菔子10~3、玄參6~3、丹皮5~2、枇杷葉5~2、川楝子5~1和青皮5~1。
3.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慢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的外用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按比例稱取配方量的生曬參、土茯苓、黃柏、白花蛇舌草、大黃、葶藶子、萆薢、西洋參、生地黃、絲瓜絡、甘遂、鱉甲、苦參、蒼術、巴戟天、桑螵蛸、延胡索、炮山甲、山茱萸、肉桂、沉香和王不留行混合,用冷水浸泡15~30分鐘,用煎藥罐武火煎沸,改為文火保持沸騰20~30分鐘,把藥汁濾出,剩下藥渣加入熱水用武火煎沸,改為文火保持沸騰20~30分鐘,合并上述所得藥汁,藥汁濃縮到原來生藥量按重量百分比計算的50~250%,制成水劑。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治療慢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的外用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水劑中,按每百重量份的水劑量加入凡士林25份、甘油7.5份、三乙醇胺6份、羊毛酯2份、硬酯酸15份和尼泊金甲酯0.375份混合,加熱到80~85℃后,攪拌至冷凝,即成藥膏。
5.權利要求2所述的治療慢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的外用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按比例稱取配方量的生曬參、土茯苓、黃柏、白花蛇舌草、大黃、葶藶子、萆薢、西洋參、生地黃、絲瓜絡、甘遂、鱉甲、苦參、蒼術、巴戟天、桑螵蛸、延胡索、炮山甲、山茱萸、肉桂、沉香和王不留行,以及稱取配方量的海藻、萊菔子、玄參、丹皮、枇杷葉、川楝子和青皮,混合,用冷水浸泡15~30分鐘,用煎藥罐武火煎沸,改為文火保持沸騰20~30分鐘,把藥汁濾出,剩下藥渣加入熱水用武火煎沸,改為文火保持沸騰20~30分鐘,合并上述所得藥汁,藥汁濃縮到原來生藥量按重量百分比計算的50~250%,制成水劑。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治療慢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的外用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水劑中,按每百重量份的水劑量加入凡士林25份、甘油7.5份、三乙醇胺6份、羊毛酯2份、硬酯酸15份和尼泊金甲酯0.375份混合,加熱到75~85℃后,攪拌至冷凝,即成藥膏。
7.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療慢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的外用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用藥為水劑、酊劑、膏劑或霜劑。
所屬技術領域:\n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中成藥,尤其屬于一種采用中藥配制成的治療慢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的外用藥。\n背景技術:\n西醫(yī)認為:慢性前列腺炎,一種由細菌、支原體、衣原體感染后的急性前列腺炎遷延而來,部分無明顯的急性階段;另一種認為可能與病毒感染有關。病情復雜,至今尚無定論,且較頑固。采用綜合療法治療,療效不理想。慢性前列腺增生的發(fā)病機理目前尚不明確,可能與老年人機能衰退致性激素平衡失調和前列腺慢性炎癥等有關。在治療方面,藥物治療只是減輕癥狀,緩解病情;較嚴重時,主要采用手術切除前列腺的增生部分,以解除尿路梗阻。\n中醫(yī)學認為,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可歸為“淋濁”、“癃閉”范疇,分為“濕熱下注、氣血瘀阻、腎氣虧虛”三型?,F(xiàn)有中成藥或湯藥大部分都只是暫時緩解病情的作用。\n目前中西醫(yī)方面大多對病情分析不透徹;西醫(yī)方面,對于慢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的治療主要從控制癥狀為主,容易復發(fā);前列腺增生較重時采用手術治療,對人體傷害較大,用藥療效不佳;中醫(yī)方面,中成藥或湯藥,大多也只能暫時減輕癥狀,緩解病情,特別是湯藥煎熬費時費力,較不方便。\n總而言之,不論中、西醫(yī)方面的治療、療效均不顯著,治愈率低,致使部分患者心理壓力大,性功能減弱,生活質量下降等。\n發(fā)明內容:\n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全中藥配制成的可迅速消除癥狀及治愈的治療慢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的外用藥。\n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所述的治療慢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的外用藥,它是由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n生曬參20~8、土茯苓20~8、黃柏12~4、白花蛇舌草12~4、大黃12~3、葶藶子10~3、萆薢10~3、西洋參12~3、生地黃10~3、絲瓜絡12~4、甘遂12~3、鱉甲10~3、苦參12~4、蒼術8~2、巴戟天6~1、桑螵蛸6~1、延胡索6~2、炮山甲6~1、山茱萸4~1、肉桂3~1、沉香3~1和王不留行3~1。\n本發(fā)明還可以再加入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海藻9~3、萊菔子10~3、玄參6~3、丹皮5~2、枇杷葉5~2、川楝子5~1和青皮5~1。\n本發(fā)明的制備方法:按比例稱取上述配方量的生曬參、土茯苓、黃柏、白花蛇舌草、大黃、葶藶子、萆薢、西洋參、生地黃、絲瓜絡、甘遂、鱉甲、苦參、蒼術、巴戟天、桑螵蛸、延胡索、炮山甲、山茱萸、肉桂、沉香和王不留行混合,用冷水浸泡15~30分鐘,用煎藥罐武火煎沸,改為文火保持沸騰20~30分鐘,把藥汁濾出,剩下藥渣加入熱水用武火煎沸,改為文火保持沸騰20~30分鐘,把兩次所得藥汁合并,濃縮到原來生藥量的50~250%(重量百分比)的藥液,制成水劑即可使用。當本發(fā)明需要制成膏劑使用的話,還可按每百重量份的水劑加入凡士林25份、甘油7.5份、三乙醇胺6份、羊毛酯2份、硬酯酸15份和尼泊金甲酯0.375份,加熱到80~85℃后,攪拌至冷凝,即成藥膏。\n上述制備方法中在按比例稱取上述配方量的生曬參、土茯苓、黃柏、白花蛇舌草、大黃、葶藶子、萆薢、西洋參、生地黃、絲瓜絡、甘遂、鱉甲、苦參、蒼術、巴戟天、桑螵蛸、延胡索、炮山甲、山茱萸、肉桂、沉香和王不留行后,再稱取上述配方量的海藻、萊菔子、玄參、丹皮、枇杷葉、川楝子和青皮,全部混合在一起,用冷水浸泡15~30分鐘,用煎藥罐武火煎沸,改為文火保持沸騰20~30分鐘,把藥汁濾出,剩下藥渣加入熱水用武火煎沸,改為文火保持沸騰20~30分鐘,把兩次所得藥汁合并,濃縮到原來生藥量的50~250%(重量百分比)的藥液,制成水劑即可使用。當本發(fā)明需要制成膏劑使用的話,還可按每百重量份的水劑加入凡士林25份、甘油7.5份、三乙醇胺6份、羊毛酯2份、硬酯酸15份和尼泊金甲酯0.375份,加熱到80~85℃后,攪拌至冷凝,即成藥膏。\n在《中藥大詞典》中記載功能為:1)生曬參:大補元氣、固脫生津、安神,治勞傷虛損、陽痿、尿頻及久虛不復,一切氣血津液不足之癥;2)土茯苓:解毒、除濕,利關節(jié),治梅毒、淋濁等;3)白花蛇舌草:清熱、利濕、解毒,治盆腔炎、附件炎、毒蛇咬傷;4)甘遂:瀉水飲、破積聚,通二便;治水腫膚滿、癥瘕積聚,二便不通;5)西洋參:益肺陰、清虛火、生津止渴;6)黃柏: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治夢遺,淋濁,消渴;7)萆薢:祛風利濕,治小便不利,淋濁、遺精;8)王不留行:行血通經(jīng),治血淋、金瘡出血,《綱目》“利小便”9)鱉甲:養(yǎng)陰清熱,平肝熄風,軟堅散結、治癥瘕痃癖;10)絲瓜絡:通經(jīng)活絡,清熱化痰;11)苦參:清熱、燥濕、殺蟲,《本經(jīng)》:治心腹結氣,癥瘕積聚,黃疸,溺有余瀝;12)大黃:瀉熱毒、破積滯、行瘀血,治陽黃、水腫、淋濁、溲赤;13)萊菔子:下氣定喘,消食化痰;14)葶藶子:下氣行水,治水腫脹滿,《本經(jīng)》癥瘕積聚,結氣、破堅逐邪,通利水道;15)蒼術:健脾燥濕、解郁、辟穢,《玉楸藥解》“燥土利水,泄飲消痰,行瘀,開郁,去漏,化癖,除癥;16)炮山甲:消腫潰癰,搜風活絡,《滇南本草》“破氣行血”;17)巴戟天:補腎陽,壯筋骨,祛風濕。治陽痿,少腹冷痛,小便不禁;18)桑螵蛸:補腎、固精,治遺精,白濁,小便頻數(shù),遺尿,陽痿,早泄;19)延胡索:活血、散瘀、理氣、止痛;20)山茱萸:補肝腎、澀精氣、固虛脫,治陽痿、遺精、小便頻數(shù);21)肉桂:補元陽、除積冷、通血脈、治命門火衰及虛陽浮越;22)沉香:降氣溫中,暖腎納氣,治小便氣淋;23)生地黃:清熱涼血、生津《藥性論》“利水道”;24)海藻:軟堅化痰,利水泄熱。治瘰疬癭瘤,積聚;25)玄參:滋陰降火,除煩、解毒;26)丹皮:清熱、涼血、和血、消瘀;27)枇杷葉:清肺和胃,降氣化痰;28)川楝子:除濕熱,清肝火,止痛、殺蟲;29)青皮:疏肝破氣,散結消痰。\n本發(fā)明的制劑以生曬參、西洋參、巴戟天、鱉甲四種補氣滋陰壯陽之藥補腎固氣;用葶藶子化痰,為了獲得更好效果,再加入枇杷葉、海藻、萊菔子以利化痰;用黃柏、白花蛇舌草、大黃、苦參、生地黃,清熱涼血解毒,為了獲得更好效果,再加入玄參、丹皮、川楝子以利清熱涼血解毒;用萆薢、土茯苓、甘遂,利水滲濕;用蒼術、絲瓜絡,通經(jīng)理氣,為了獲得更好效果,再加入青皮以利通經(jīng)理氣;用延胡索、王不留行、炮山甲,活血化瘀;用山茱萸、桑螵蛸,收斂以防化利太過,損傷腎氣;用沉香、肉桂,引藥歸經(jīng),增強藥物吸收。\n本發(fā)明是根據(jù)《中藥大詞典》中記載甘遂條的臨床報道中,應用甘遂外敷中極穴治療小便不通(癃閉)的基礎及《中國針灸學》記載中極穴和曲骨穴兩個穴位治療小便淋瀝、不通、小便頻數(shù)、小腹痛、遺尿遺精、陽痿的功能;結合慢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的中醫(yī)理論,進行研究分析,研制出本發(fā)明的“治療慢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的外用藥”,并命名為“前列舒”外用霜劑。\n治療方法:把本發(fā)明的外用霜劑沿任脈、從中極穴擦至曲骨穴,治療慢性慢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根據(jù)病情每日擦1~3次,以晚上睡前一次為主,每次0.1~0.2克量。\n具體療效:在藥物應用上,使用簡單方便,副作用小,對皮膚無刺激性,療效顯著。連續(xù)使用十五天至三十天,約有七八成患者癥狀消失,需連續(xù)使用三個月,約有七成患者可以徹底治愈,總有效率達80%以上。\n在用藥期間需禁酒,忌食辛辣刺激食物,盡量避免熬夜,保證充足睡眠。用藥期間所有癥狀消失前禁止房事,癥狀消失后也需控制房事頻率,一般每周1次,至用藥結束。\n根據(jù)中醫(yī)理論對慢性前列腺和前列腺增生,所分“濕熱下注、氣血瘀阻、腎氣虧虛”三型,在治療上以中成藥或湯藥口服用藥,口服時要通過人體胃腸道及肝臟吸收后,才能作用于疾患部位。\n《中藥大詞典》所記載的甘遂條的臨床報道,應用甘遂外敷中極穴治療小便不通,(癃閉),這種用藥只是有利尿的作用?!吨袊樉膶W》中,中極穴和曲骨穴有治療小便淋瀝、小便不通、小腹痛、遺尿遺精、陽痿的作用。\n對于以上治療,經(jīng)多年進行研究分析,發(fā)現(xiàn)慢性前列腺、前列腺增生分三型,往往交替夾雜,且“久病生痰”,所以在治療上需建立以“補腎氣”為本,“化痰利濁”,“清熱涼血解毒”、“活血化瘀”為標的治療原則,結合甘遂條中的用藥方法,及中極穴、曲骨穴的功用主治。本發(fā)明人綜合以上情況,發(fā)明出配方,經(jīng)煎熬出有效成分制成霜劑“治療慢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的外用藥”,并命名為“前列舒”外用霜劑,沿任脈從中極穴擦至曲骨穴部位。\n本發(fā)明能治療慢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具有獨特的作用:能迅速消除癥狀及治愈的治療慢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純中藥制成,副作用小,無毒性,使用方便,療效顯著,對皮膚無刺激,治愈率高。\n本發(fā)明不管是制成水劑、酊劑、膏劑、霜劑均可使用,且具有同等效果。\n具體實施方式:\n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說明:\n實施例1\n稱取生曬參20克、土茯苓18克、黃柏11克、白花蛇舌草8克、大黃6克、葶藶子7克、萆薢5克、西洋參6克、生地黃7克、絲瓜絡8克、甘遂6克、鱉甲4克、苦參5克、蒼術3克、巴戟天2克、桑螵蛸3克、延胡索5克、炮山甲3克、山茱萸2克、肉桂1克、沉香1克和王不留行2克混合,用冷水浸泡20分鐘,用煎藥罐武火煎沸,改為文火保持沸騰25分鐘,把藥汁濾出,剩下藥渣加入熱水用武火煎沸,改為文火保持沸騰20分鐘,把兩次所得藥汁合并,濃縮到150克的藥液。\n實施例2\n把實例1中的150克的藥液,加入凡士林37.5克、甘油11.25克、三乙醇胺9克、羊毛酯3克、硬酯酸22.5克和尼泊金甲酯0.562克,加熱到80℃后,攪拌至冷凝,即成藥膏。\n實施例3\n稱取生曬參18克、土茯苓20克、黃柏4克、白花蛇舌草4克、大黃12克、葶藶子10克、萆薢6克、西洋參8克、生地黃3克、絲瓜絡12克、甘遂3克、鱉甲10克、苦參12克、蒼術8克、巴戟天6克、桑螵蛸2克、延胡索6克、炮山甲1克、山茱萸4克、肉桂2克、沉香2克和王不留行3克混合,用冷水浸泡20分鐘,用煎藥罐武火煎沸,改為文火保持沸騰25分鐘,把藥汁濾出,剩下藥渣加入熱水用武火煎沸,改為文火保持沸騰20分鐘,把兩次所得藥汁合并,濃縮到200克的藥液。\n實施例4\n把實例3中的200克的藥液,加入凡士林50克、甘油15克、三乙醇胺12克、羊毛酯4克、硬酯酸30克和尼泊金甲酯0.75克,加熱到82℃后,攪拌至冷凝,即成藥膏。\n實施例5\n稱取生曬參8克、土茯苓16克、黃柏12克、白花蛇舌草12克、大黃3克、葶藶子8克、萆薢10克、西洋參12克、生地黃10克、絲瓜絡4克、甘遂12克、鱉甲3克、苦參4克、蒼術2克、巴戟天1克、桑螵蛸6克、延胡索2克、炮山甲6克、山茱萸1克、肉桂3克、沉香3克和王不留行1克混合,用冷水浸泡20分鐘,用煎藥罐武火煎沸,改為文火保持沸騰25分鐘,把藥汁濾出,剩下藥渣加入熱水用武火煎沸,改為文火保持沸騰20分鐘,把兩次所得藥汁合并,濃縮到300克的藥液。\n實施例6\n把實例5中的300克的藥液,加入凡士林75克、甘油22.5克、三乙醇胺18克、羊毛酯6克、硬酯酸45克和尼泊金甲酯1.125克,加熱到85℃后,攪拌至冷凝,即成藥膏。\n實施例7\n稱取生曬參15克、土茯苓12克、黃柏5克、白花蛇舌草9克、大黃7克、葶藶子6克、萆薢10克、西洋參3克、生地黃4克、絲瓜絡10克、甘遂5克、鱉甲8克、苦參10克、蒼術6克、巴戟天5克、桑螵蛸5克、延胡索4克、炮山甲2克、山茱萸3克、肉桂2克、沉香2克、王不留行3克、海藻7克、萊菔子8克、玄參3克、丹皮4克、枇杷葉4克、川楝子3克和青皮3克混合,用冷水浸泡30分鐘,用煎藥罐武火煎沸,改為文火保持沸騰27分鐘,把藥汁濾出,剩下藥渣加入熱水用武火煎沸,改為文火保持沸騰25分鐘,把兩次所得藥汁合并,濃縮到400克的藥液。\n實施例8\n把實例7中的400克的藥液,加入凡士林100克、甘油30克、三乙醇胺24克、羊毛酯8克、硬酯酸60克和尼泊金甲酯1.5克,加熱到80℃后,攪拌至冷凝,即成藥膏。\n實施例9\n稱取生曬參10克、土茯苓15克、黃柏10克、白花蛇舌草6克、大黃8克、葶藶子9克、萆薢7克、西洋參6克、生地黃5克、絲瓜絡8克、甘遂11克、鱉甲7克、苦參8克、蒼術4克、巴戟天4克、桑螵蛸2克、延胡索3克、炮山甲5克、山茱萸2克、肉桂2克、沉香1克、王不留行1克、海藻9克、萊菔子10克、玄參6克、丹皮5克、枇杷葉5克、川楝子5克和青皮5克混合,用冷水浸泡30分鐘,用煎藥罐武火煎沸,改為文火保持沸騰27分鐘,把藥汁濾出,剩下藥渣加入熱水用武火煎沸,改為文火保持沸騰25分鐘,把兩次所得藥汁合并,濃縮到100克的藥液。\n實施例10\n把實例9中的100克的藥液,加入凡士林25克、甘油7.5克、三乙醇胺6克、羊毛酯2克、硬酯酸15克和尼泊金甲酯0.375克,加熱到80℃后,攪拌至冷凝,即成藥膏。\n實施例11\n稱取生曬參12克、土茯苓19克、黃柏6克、白花蛇舌草9克、大黃4克、葶藶子8克、萆薢4克、西洋參6克、生地黃8克、絲瓜絡5克、甘遂6克、鱉甲5克、苦參6克、蒼術3克、巴戟天3克、桑螵蛸4克、延胡索6克、炮山甲5克、山茱萸2克、肉桂2克、沉香2克、王不留行3克、海藻3克、萊菔子3克、玄參4克、丹皮4克、枇杷葉5克、川楝子4克和青皮1克混合,用冷水浸泡30分鐘,用煎藥罐武火煎沸,改為文火保持沸騰27分鐘,把藥汁濾出,剩下藥渣加入熱水用武火煎沸,改為文火保持沸騰25分鐘,把兩次所得藥汁合并,濃縮到200克的藥液。\n實施例12\n把實例11中的200克的藥液,加入凡士林50克、甘油15克、三乙醇胺12克、羊毛酯4克、硬酯酸30克和尼泊金甲酯0.75克,加熱到82℃后,攪拌至冷凝,即成藥膏。\n實施例13\n稱取生曬參16克、土茯苓8克、黃柏6克、白花蛇舌草10克、大黃4克、葶藶子3克、萆薢3克、西洋參5克、生地黃3克、絲瓜絡5克、甘遂6克、鱉甲6克、苦參7克、蒼術5克、巴戟天2克、桑螵蛸5克、延胡索4克、炮山甲2克、山茱萸3克、肉桂2克、沉香2克、王不留行3克、海藻3克、萊菔子3克、玄參3克、丹皮3克、枇杷葉2克、川楝子1克和青皮3克混合,用冷水浸泡30分鐘,用煎藥罐武火煎沸,改為文火保持沸騰27分鐘,把藥汁濾出,剩下藥渣加入熱水用武火煎沸,改為文火保持沸騰25分鐘,把兩次所得藥汁合并,濃縮到300克的藥液。\n實施例14\n把實例13中的300克的藥液,加入凡士林75克、甘油22.5克、三乙醇胺18克、羊毛酯6克、硬酯酸45克和尼泊金甲酯1.125克,加熱到85℃后,攪拌至冷凝,即成藥膏。\n臨床使用情況及效果:\n本發(fā)明于1998年首次制成,并應用此藥治療慢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治療方法是把本發(fā)明的外用霜劑沿任脈、從中極穴擦至曲骨穴,治療慢性慢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根據(jù)病情每日擦1~3次,以晚上睡前一次為主,每次0.1~0.2克量,就能可迅速控制癥狀,止痛,輕者每日睡前使用一次,持續(xù)用藥1個月;重者每日擦2~3次,以晚上睡前一次為主,持續(xù)用藥2個月;最嚴重患者,尿潴留、疼痛向大腿內側放射,尿等待5分鐘以上,用藥兩個月后,癥狀消失,再鞏固用藥一個月,痊愈。截止2006年為止,治療100多例,總有效率達80%以上,現(xiàn)結合臨床資料詳述如下:\n1)以治療慢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疾病100例來說明,其中患者最大年齡72歲,最小年齡只有22歲,其中22~35歲的占20例左右,35~60歲的占60例左右,60歲以上的占20例左右。治療效果:輕者每日睡前使用一次,持續(xù)用藥1個月;重者每日擦2~3次,以晚上睡前一次為主,持續(xù)用藥2個月;最嚴重患者,尿潴留、疼痛向大腿內側放射,尿等待5分鐘以上,用藥兩個月后,癥狀消失,再鞏固用藥一個月,痊愈。但有其中1例患者每日三次,用藥一個月后,癥狀未明顯緩解,停藥;另一例患者用藥15天癥狀未明顯緩解,停藥;還有一例患者用藥三個月后除小便細弱無改善外,其余癥狀消失。\n典型病例1\n陳某,男,福建南平人,司機,年齡25歲,自述一年前因吃狗肉飲紅酒過量,感覺尿頻、尿刺痛,晨起流白,經(jīng)南平市立醫(yī)院作前列腺液培養(yǎng),診斷為前列腺炎,經(jīng)口服多種抗生素及保列治等藥及南平92醫(yī)院的前列腺治療儀治療,癥狀均未緩解,而日漸加重。來診時,感覺尿頻、尿刺痛,晨起流白,排尿時會陰部和雙大腿內側刺痛,使用本發(fā)明人的配方的藥后,按每日三次,用藥15日后,癥狀全部消失,一個月后因房事過頻,又偶有尿痛、流白,用藥5日后癥狀消失,繼續(xù)每晚睡前一次用藥,連續(xù)1個月,至今未見復發(fā)。\n典型病例2\n林某,男,福建南平人,南鋁職工,年齡56歲,自述三年前即患有慢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輕度增生,半年前因酒后憋尿病情加重,晨起尿等待約3~5分鐘,尿頻、尿痛,尿不盡,夜尿5~8次,腰酸膝冷,使用本發(fā)明人的配方的藥后,按每日三次,用藥15日后,癥狀全部消失,繼續(xù)用藥3個月每晚一次用藥,至今未復發(fā)。\n典型病例3\n應某,男,福建南平峽陽鎮(zhèn)人,年齡72歲,自述十余年前即患有慢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一年前使用本發(fā)明人的配方的藥后,按每日三次,用藥一個半月后,癥狀全部消失,繼續(xù)用藥3個月每晚一次用藥,至今未復發(fā)。
法律信息
- 2016-03-30
未繳年費專利權終止
IPC(主分類): A61K 36/90
專利號: ZL 200610018372.2
申請日: 2006.02.15
授權公告日: 2010.06.23
- 2010-06-23
- 2007-10-31
- 2007-08-22
引用專利(該專利引用了哪些專利)
序號 | 公開(公告)號 | 公開(公告)日 | 申請日 | 專利名稱 | 申請人 |
1
| |
1995-03-15
|
1994-01-08
| | |
2
| |
2001-04-11
|
1999-09-30
| | |
被引用專利(該專利被哪些專利引用)
序號 | 公開(公告)號 | 公開(公告)日 | 申請日 | 專利名稱 | 申請人 | 該專利沒有被任何外部專利所引用! |